〈走入網路文學論壇的社群場域〉◎蘇紹連

  本文這些片斷文章寫於2010年,內容從「吹鼓吹詩論壇」談及網路文學論壇之社群場域的現象,實際上,台灣純粹的文學論壇只剩「吹鼓吹詩論壇」和「喜菡文學論壇」兩個,本文大都以「吹鼓吹詩論壇」為例,但所言及的觀念及問題,亦可適用於對後一個論壇進行觀察。

1、何以要設立一個純詩的論壇

  只要過當年的BBS電子佈告欄詩板發表詩作以及互動的經驗嗎,就會了解那種社群場域的運作模式,而論壇正是那種場域進化的完美版,它有完備的眾多功能,架構龐大而層次分明,兼能包容多媒體以及種種可以擴充的資料庫,故而我相當積極想為台灣設立一個這麼可以在網路上大家一起來活動的詩論壇。當時最早與詩相關的論壇為銀色快手等人設立2002年的「壹詩歌論壇」,可惜不到一年多就夭折了,第二個即為2003年6月由台灣詩學成立的「吹鼓吹詩論壇」。一個論壇的設置,首重於論壇主持人的文學修養及態度,怎麼樣的主持人就會有怎麼樣的論壇風格或形式,這跟一個刊物主編或一個藝術家一樣,他必須知道他要給出什麼,他要知道怎麼經營他心目中的論壇。我後來曾看到幾個想設文學論壇的,不是太個人化(存放個人作品),就是太無特色,往往千篇一律的分設「詩」「散文」「小說」三個版,根本跳脫不了這種傳統的文類模式。

2、做到詩學分類的論壇

  「吹鼓吹詩論壇」初設,即不走綜合性的文學論壇,而是走專業性的詩學論壇,單純一個詩類再做詳細的細目分類來設版,這是全球華文論壇中唯一做到詩學分類的論壇,因為分類,你才能看到詩的殿堂裡龐大的體系,有這麼多的可以研究、探討及依循的創作類別,然後,累積的作品形成一個大型的詩學資料庫,它分門別類,供讀者方便索取查閱。從設站至今,論壇的配置,版面有所增加,但架構維持不變,此乃我們深思熟慮後一開始就走得正確,走出鮮明的獨特風格,而不必塗塗改改,或去模仿別的論壇。2003年「吹鼓吹詩論壇」為現代詩分類,讓充滿概括性與模糊性的詩類別有了各個可行的定義,將詩創作的發表分為「類型區」和「主題區」,並以類型區為主要規範,詩創作類型分為「分行詩」、「散文詩」、「圖象詩」三大類,然後佐以「俳句、小詩」、「組詩、長詩」、「隱題詩」、「台語詩」等類型,另外再加上「數位詩」、「影像詩」、「朗誦詩」等跨界類型的詩作,用這樣的分類完整地建構一個詩論壇。

3、「吹鼓吹詩論壇」的大事記

  「吹鼓吹詩論壇」其實並無須誇大為所謂的「大事」,一般能記錄的事無非是屬於「活動」的類別,比如網聚、座談會、研討會、訪問等等,而「吹鼓吹詩論壇」並無活動類別的事,他的母體「台灣詩學季刊社」就辦了許多超大型的詩學研討會以及詩獎的頒贈,詩論壇單純做到網路與刊物編輯的事即可。所以要知道「吹鼓吹詩論壇」歷年來的作為,就必須從論壇及刊物來查閱。其中有數項較特別但不算大的事值得提出來,第一件事是2003年為現代詩分類設版;第二件事是2005年9月《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一號》【隱密的靈魂】出版,將網路詩平台與紙媒平台結合,此後每半年出版一本紙本「吹鼓吹詩論壇」,至2010年歷經五年半,已出版了十一期,從未間斷,每期約二百頁,有近百位的作者,內容設定許多前所未有的主題專輯,例如首度有「同志詩」、「贈答詩」等專輯,質與量都頗受詩壇矚目,尤其詩刊美編活潑,打破了詩刊傳統一成不變的枯燥面目。第三件事是2005年9月後陸續設立兩個給年輕學子自主運作的創作團體:「〈少年詩園〉明日之星」和「創作團體〈大學詩園〉創作主力群」,集結全台的研究生、大學生、高中生和國中生,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詩論壇最為重視積極培育的園地,把資源給年輕學子運用,吹鼓吹站長從不像某些論壇站長為自己私設版面。第四件事是2008年擬定出版《台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方案,免費為詩人提供出版,2009年12月出版了黃羊川《血比蜜甜》、陳牧宏《水手日誌》、負離子《回聲之書》三位詩人的詩集,2010年6月出版了冰夕《抖音石》、然靈《解散練習》、葉子鳥《中間狀態》三位詩人的詩集,2010年12月出版阿鈍《在你的上游》、劉金雄《不能停止的浪漫》、莊仁傑《德尉日記》三位詩人的詩集,此項方案長期執行,2011年將再出版六本。第五件事是:設立「台灣詩學詩創作獎」網路徵詩比賽。2010年第一屆台灣詩學創作獎──散文詩獎票選作品,這是台灣首度專以散文詩為名的詩獎,且在網路以公開投票的方式納入決審參考。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7060747_4116705295020228_7543990587688779017_n.jpg

 
〈詩人練功要略〉36招       蘇紹連
 
1、衍生
 
有了一套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一個約定的聲音 /蘇紹連

  我就讀台中師專時期,於1969年結交剛從復興文藝營得小說獎和詩獎回校的學弟洪醒夫,並邀他共創詩社,不久,他說看了我的詩,便決定不再寫詩,我卻是讀了他的小說後,自認不如他,就放棄了寫小說。畢業後,我們仍繼續在一起辦詩刊,他全心致力於小說創作,我則鍾情於詩。那時候,我們的心願是,有如兄弟各自努力,各爬自己的山。他在小說那座山頭,我在詩這座山頭,相互招手望著對方的高度。

  當年,幾乎看不見什麼可以參加的大型文學獎,除了政戰部所辦的國軍文藝金像獎外(退役軍人也可以參加),我能參加的文學獎少之又少。1970年代,我剛任職國民小學教師,薪水微薄,所以想從參加文學獎得到一些金錢上的幫助,故而在後來參加了兩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獎,都得到了名次,獲得一筆不少的獎金。在那時期,1976年聯合報開始舉辦「聯合報小說獎」,我自認這不是我所長,不敢妄想去參加,但卻是洪醒夫的機會。1977年,洪醒夫果然以〈黑面慶仔〉獲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佳作獎,嶄露了頭角‧

  文學創作者最需要表現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創作能力,否則很容易喪失信心和毅力,尤其有年齡壓力時,更覺心顫,而參賽獲獎則是成名的方式之一。1977年4月,遠在馬祖北竿服兵役的洪醒夫來信說:「希望《田莊人》寫完之後,還能弄篇小說參加徵文。有時想起自己都三十歲了,就禁不住打冷顫。」信末最後一句「禁不住打冷顫」震撼了我,同樣我也三十歲了,怎可以沒有成績呢?許下心願參賽的他,在1978年,果然以〈散戲〉獲第三屆聯合報小說獎第二獎,再以〈吾土〉獲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同一年得兩大報文學獎,頓時聲譽如日中天。而我一點成績都沒有,主要原因是,聯合報沒有徵詩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和國軍文藝金像獎的詩獎是徵敘事長詩獎,都要數百行以上的詩,非我平時創作形式,故一時拿不出好作品。

  看著洪醒夫的優異得獎成績,深受文學界的注目和肯定,我決心下苦工寫敘事長詩,往中國時報文學獎及國軍文藝金像獎進擊。長詩,不像二三十行的短詩可以隨意而為,那麼的容易寫出來,而是需要慎選主題和準備大量材枓,規劃整首詩的龐大架構。1981年,我初次以〈小丑之死〉獲第四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佳作,這首詩,其實是由各則短詩組成整體,屬於各事件的併貼或銜接,敘事成份並不明顯,能得佳作獎就已是一種僥倖,後來這首詩經拆解並改寫為華語台語混搭詩,加上新添寫的詩作,輯結成後來出版的《孿生小丑的吶喊》詩集。

  1982年,我以〈雨中的廟〉獲第五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這首詩藉用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修建三峽祖師廟為敘事背景,設定詩中人物及故事情節,近似一種以小說性質寫成的詩。有了這樣參賽磨練,讓我日後的敘事詩創作更能得心應手。隔年,時報文學獎詩獎徵選項目做了改變,不是規定要徵「敘事詩獎」,而是改徵「新詩獎」,但行數仍定在百多行以上,算是長詩了。所以我仍往長詩方向準備參賽作品。1983年,我的抒情組詩〈深巷連作〉獲第六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當年首獎從缺,是因為沒有達到評審委員們認定的首獎水準。到了1984年,我繼續參賽,再以〈三代〉長詩獲第七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可惜仍與首獎無緣。連續四年,都得獎了,不過,卻也為了寫許多長詩用去不少時間,精神上一直繃緊著,身心確實感受到疲乏,故想放空一段時間不再寫架構這麼龐大的詩,可是,有一個約定的聲音仍督促著我:「拿到首獎才停止參賽‧」

  那個約定的聲音也許來自於洪醒夫相互的激勵之言,也許來自於我內心深處原始的創作使命感。很不幸地,洪醒夫只拿到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卻因為在1982年發生車禍而去世,留我獨自在詩這座山頭往時報文學獎繼續向上攀登。到了1988年,我擷取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為詩作材料,寫出長詩〈童話的遊行〉,終獲第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了卻了一樁心願。yrgdi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第一本以「詩的生與死」為主題的詩集。
◆是一本表現詩人生命美學的詩集。
◆是一本敘述詩人在現實中生存的詩集。
◆詩人如何面對詩的誕生和死亡、如何與詩共存、如何體認詩在詩人創作下的形貌,以及詩如何影響詩人一生的意義?種種詩人的課題,皆讓「詩」說分明。

9789863268864_副本.jpg

「是先有詩、還是先有人?」
 
詩有了人,且被人類紀錄,而有了時間和空間的定位,成為延續的生成模式;詩也在人類的世代裡扮演見證歷史的角色,以及開拓文學創作的前鋒隊伍。
 
人有了詩,詩將把人類的語言推展至精緻的質地,也把人類的想像組構成意象,讓意象豐富了現實世界的畫面。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youtu.be/iOranCnO59k

遇見一首詩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器物的光影 (組詩)   ◎蘇紹連

 

1、筆

 

筆可以是彎的,以便

彎著到不同角度的地方

畫出文字的影子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1、社群網站管理者如何處理抄襲

  我對於創作上的抄襲,一向是深惡痛絕,沾上抄襲之名,會令人失去信任,會令人看不起。1996年以來,在BBS電子佈告欄曾遇見抄襲之作,最嚴重是整個張冠李戴,將知詩人的人詩換成自己的名;在明日台個人新聞台或是無名部落格或是UDN網誌,也都有抄襲詩作出作現。在自己設立的吹鼓吹詩論壇網路社群裡,會員達五六千人以上,因採開放不審作品制度,難免會有抄襲作品出現,但如經人檢舉屬實,或一概刪除抄襲作品,並撤除該名會員,另若是原作者親自檢舉,則依原作者的要求進行處理,多年前某一會員經原作者檢舉屬實,我身為論壇站長,即是這樣處理:「查證、刪抄襲作品、撤抄襲會員資格、公告處理經過」,此事經過,原檢舉作簡姓作家的新聞台也同步轉貼此公告訊息,為眾所知,何來汙衊我為抄襲者護航之說?我從無為誰護航的必要,抄襲者錯了是咎由自取,該受教訓,萬不可縱容。
  
2、以文本檢視文本的抄襲之嫌

  而這回的含羞草,我也沒有為誰護航,且兩人與我無相干,非我詩社之人。但因許多詩人和我一樣也寫了含羞草(像吳晟),連許多小朋友的童詩都有寫含羞草,所以我挑出了一個可以思辨的議題,即本文的「公共財」之說。我相信,這是討論是否抄襲的必備要件。我希望抄襲之嫌歸於文本,讓文本說話,斷然否認抄襲,或指責抄襲,也要有一個為大家公認而合理的理由。

    我痛惡抄襲,一個創作者的信守第一就是不要抄襲,就算有抄襲之嫌也很嚴重,我做我職責該做的事,說我自認為對的話,從不為抄襲者護航。這事,從抄襲之嫌到證明真否抄襲,是一條該走的公評路程非作者片面之言,也非我個人粗淺之言所能斷定。

 
一、從含羞草談起
 
  像含羞草這種植物的意涵,向來就是「害羞、怯懦、弱者、被欺侮者」,用為隱喻的意象,是「公共財」乃眾人皆知的事,後來雖有了霸凌這用詞,指稱眾人的欺侮為霸凌,也是原來欺侮的意涵,並非新意,仍是「公共財」,故而也不是能據為己用,別人就不能用含羞草來隠喻霸凌。所以當有二人、三人或是多人要以含羞草來隠喻霸凌寫詩,都是自由的事,在這自由的社會,寫公共財的詩雖有時間上的先後,但誰也不能干涉誰,或先寫者先據有。
 
二、含羞草題材是公共財
 
  什麼是寫作含羞草的公共財?以下三項:
1、含羞草的植物特性是公共財,例如葉片被碰會閉、過後會張開,枝梗有刺,春末夏初會開粉紅小花,有毒性,也有葯用,盡開在野外路邊或田邊,等等。
2、含羞草的某些意涵是公共財,例如害羞、怯懦等等。
3、含羞草的某些比喻是公共財,例如畏縮的人、害羞的人、弱者、被欺負者、被霸凌者等等。
 
  這種公共皆知的資料或一致合於共同想法而變為普遍性的概念,即是寫作上的公共財。像是一些知識、典故、成語、古詩詞等等,流傳於世於社會上,也皆是寫作者取用或再生的公共財。沒有任何寫作者可以宣稱據為獨有,或宣稱先寫入作品中就是自創。
 
  當有人宣稱這種公共財為自創、為獨有,那就真的變成「痣瘡」和「毒油」的笑話了。
 
 
三、含羞草之爭的詩作檢驗
 
我個人一貫是讀詩文本而就詩論詩,不讀人,不管作者是誰,只有詩才是王道。
2016年4月當含羞草之爭發生時,我正在整理我的散文詩〈含羞草〉詩作及試題一覽,見及也是含羞草,故而關心一下,談談對詩的看法。如下:
 
我看兩造的詩,真的寫得都不怎樣,普普通通,無過人之處,不是什麼特別詩作。用含羞草比喻為被欺凌者,怕她疼怕她痛,全無新意,多少年前我曾教小學生寫童詩,也是用這樣的意涵做為比喻意象。

當然,近幾年的集體欺凌事件發生,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才有「霸凌」這詞,兩首詩都藉機搭話題順風車,有點投機之嫌。

兩首詩取含羞草為隱喻是寫作的基本原點,這並不能做為抄襲的依據。
其中一首,若沒有詩題和副題來增強含羞草的隱喻意義,實是一首平鋪直敘描寫含羞草的詩,但詩題「封閉」用得很勉強,因為含羞草過後仍會自動打開,是含羞草植物的本能,並不是僅是封閉著,強調封閉,若是指責新聞事件被封閉報導或是校園封閉,則非含羞草自身的意涵。

另一首直接題為「含羞草」,且副題和前一首近於一樣,內容上,碰觸含羞草都是為了「好玩」,的確是有些人的童年經驗,因為經驗一樣,都由小時候提起,有一樣好玩的動機,這就沒什麼好究責是否抄襲。而這一首並沒有寫封閉和打開,而是寫了擬人化的描寫,如臉頰,並以「害羞」,以切合含羞草的含羞意涵,然後作者檢討人們這樣去碰觸,「她到底會不會痛」?停留在這樣的關懷點,前一首是停留在「要過多久/它才能重新打開」,旁觀意味濃,不如後者較貼近「感同身受」。

 
三、含羞草之爭的雷同檢驗
 
1、就時間點,就「含羞草/霸凌」的意涵相同,後寫者有可能延襲先寫者,但這是公共財,先寫者也是延襲者,這從網路搜尋可以找到兩首詩都不如一位律師寫得早,這位廖律師在2011年5月,談校園霸凌案例故事,就提到霸凌/含羞草之比了。而當年正是台灣談論校園霸凌話題正興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拿含羞草來比擬。何況這種比擬也是原本有含草羞草這種草名的老梗,只是由欺凌變霸凌一詞而已。(註1,附圖)
 
2、就文本題材及題材元素來看,大致如上一節所言,是有同也有不同的,相同的元素有「小時候好玩」「碰觸」「從沒想過」這三個地方,不同的是前者有「縮起來」「過多久重新打開」,而後者有的是「田間小徑」「害羞的臉頰」「會不會痛」,看起來,後者的元素多了些,且不同處各有千秋。
 
3、從公共財來看,僅是雷同,尚不能判為是否抄襲。那麼,接下來要檢驗的是,從詩作的表現方式,如語言句式、用詞,以及結構來比較是否雷同。基本上,小詩可以比較的地方不多。但這兩首小詩因詩題及如「小時候」、「好玩」、「從來」、「沒想過」,這四個起因和反思的述說結構方式都是相似的,故難免有抄襲之嫌。
 
4、但這種起因和反思的述說結構,也有可能是一般人習常的生活話語敘述方式,故而雷同了,尤其像這種碰觸含羞草的生活經驗,幾乎有過的人都是一樣的感覺,所以可以說,經驗相同、公共財相同、生活話語相同,造成雷同並不意外。
 
5、但雷同總是不好,尤其在公共財上,時間點上,以及後者看過前者的作品上,後寫者難免要承擔被質疑抄襲的風險。故而創作者不得不小心翼翼進行創作。
 
 
五、含羞草還有什意涵可寫
 
一位詩創作者,最重要的是發現題材的新意涵,用自己錘鍊的語言來寫,相信才會避免與與人撞衫。
 
底下分享一首吳晟和一首曾元耀創作的含羞草詩,並獻醜三首我的含羞草詩,看看有什麼的意涵。

1、意涵:不是羞而是怯

<含羞草>  吳晟
 
在少有人跡的地方
這裡 那裡
卑怯地繁殖
 
望見過太多的榮枯興衰
接受過無數的踐踏和剷除
卑微的我們
不再在意什麼
也沒什麼好申訴的了
 
星辰如何轉換
風雲如何變色
不關乎我們的事
我們只是 默默地繁殖
是的 我們很彆扭
不敢迎向 任何一種撫觸
一聽到誰的聲響迫近
便緊緊摺起自己
已密密的小小的刺
衛護自己
 
不必理會我們什麼
我們只是 默默地繁殖
不是羞而是怯
 
 
 
2、意涵:含羞草的因應之道——退讓
 
<含羞草> 曾元耀

我慢慢退出校園
因為有很多小手小腳觸碰我的身體
我也慢慢退出大街小巷
因為有很多粗糙的手,拉我、抓我、甩我
沒想到,最後我也得害羞地退出大大小小的公園
因為他們放很大聲的音樂
快樂地,順著音樂,用力踩在我的身體

媽媽說
那我們就住到懸崖邊
如果那些人來撫摸我們
我們就抱著他們到懸崖下
跳舞
 
 
3、意涵:含羞草的自我圈子
 
〈含羞草〉 蘇紹連

又回到年少的廣場
看見童伴們
每個人都有一個以上
的圈子情結
在自己的圈子裡,按讚
按讚,按讚,按讚

我只有一個圈子情結
就是害羞圈子
聚居在野草地裡
每到春末夏初
梅雨的遮掩下
偷偷的以粉紅色的
小花,開著,開著
像是按著
一朵朵的讚

一朵朵無聲的
憐惜著我的
粉紅色的

 
 
4、意涵:含羞草是有銳刺的

〈弱者的進擊——寫給欺凌者〉 蘇紹連

你輕輕碰我
我輕輕閉合
你看我示弱了
若悄悄離去
我也悄悄張開

若你想進一步折我
拔我、凌虐我
將會被我的銳刺
刺傷,刺到
你的手指流血而縮回去
 
 
5、意涵:含羞草是含情脈脈的

(暗戀——寫給戀人) 蘇紹連

告別了小時候
就天天盼望著
那些溫柔的手指頭
能來碰觸
閉門含羞的心

已經打開的門
當手指頭閃電似的到來
門卻又急急關閉
怕被發現心底的喜悅
待手指頭縮回去
為何才又慢慢的張開?
 
 
 

截圖資料補充

註1、2011年5月,一位律師談校園霸凌案例故事,就提到校園霸凌/含羞草之比了。或許沒有哪一個詩人(蔡仁偉或是劉正偉或是其他詩人)寫得比這位律師更早上網。更何況沒上網的不知有多少。所以一個公共財的比喻,並非是個人的創意。校園霸凌與含羞草
http://www.mdnkids.com.tw/law/detail.asp?sn=1036

 

[附錄]問我站哪一邊?我說,我站在作品文本這一邊。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1、社群網站管理者如何處理抄襲

  我對於創作上的抄襲,一向是深惡痛絕,沾上抄襲之名,會令人失去信任,會令人看不起。1996年以來,在BBS電子佈告欄曾遇見抄襲之作,看過最嚴重是整個張冠李戴,將知名詩人的詩換成自己的名;在明日台個人新聞台或是無名部落格或是UDN網誌,也看過抄襲詩作出作現。在自己設立的吹鼓吹詩論壇網路社群裡,會員達五六千人以上,因採開放不審作品制度,難免會有抄襲作品出現,但如經人檢舉屬實,或一概刪除抄襲作品,並撤除該名會員,另若是原作者親自檢舉,則依原作者的要求進行處理,多年前某一會員經原作者檢舉屬實,我身為論壇站長,即是這樣四個處理過程:「查證、刪抄襲作品、撤抄襲會員資格、公告處理經過」,此事經過,原檢舉作簡姓作家的新聞台也同步轉貼此公告訊息,為眾所知,何來有人汙衊我為抄襲者護航之說?我從無為誰護航的必要,抄襲者錯了是咎由自取,該受教訓,萬不可縱容。
  
2、以文本檢視文本的抄襲之嫌

  而這回的含羞草,我也沒有為誰護航,且兩人與我無相干,非我詩社之人。但因許多詩人和我一樣也寫了含羞草(像吳晟),連許多小朋友的童詩都有寫含羞草,所以我挑出了一個可以思辨的議題,即本文的「公共財」之說。我相信,這是討論是否抄襲的必備要件。我希望抄襲之嫌歸於文本,讓文本說話,斷然否認抄襲,或指責抄襲,也要有一個為大家公認而合理的理由。

    我痛惡抄襲,一個創作者的信守第一就是不要抄襲,就算有抄襲之嫌也很嚴重,我做我職責該做的事,說我自認為對的話,從不為抄襲者護航。這事,從抄襲之嫌到證明真否抄襲,是一條該走的公評路程非作者片面之言,也非我個人粗淺之言所能斷定。

 
一、從含羞草談起
 
  像含羞草這種植物的意涵,向來就是「害羞、怯懦、弱者、被欺侮者」,用為隱喻的意象,是「公共財」乃眾人皆知的事,後來雖有了霸凌這用詞,指稱眾人的欺侮為霸凌,也是原來欺侮的意涵,並非新意,仍是「公共財」,故而也不是能據為己用,別人就不能用含羞草來隠喻霸凌。所以當有二人、三人或是多人要以含羞草來隠喻霸凌寫詩,都是自由的事,在這自由的社會,寫公共財的詩雖有時間上的先後,但誰也不能干涉誰,或先寫者先據有。
 
二、含羞草題材是公共財
 
  什麼是寫作含羞草的公共財?以下三項:
1、含羞草的植物特性是公共財,例如葉片被碰會閉、過後會張開,枝梗有刺,春末夏初會開粉紅小花,有毒性,也有葯用,盡開在野外路邊或田邊,等等。
2、含羞草的某些意涵是公共財,例如害羞、怯懦等等。
3、含羞草的某些比喻是公共財,例如畏縮的人、害羞的人、弱者、被欺負者、被霸凌者等等。
 
  這種公共皆知的資料或一致合於共同想法而變為普遍性的概念,即是寫作上的公共財。像是一些知識、典故、成語、古詩詞等等,流傳於世於社會上,也皆是寫作者取用或再生的公共財。沒有任何寫作者可以宣稱據為獨有,或宣稱先寫入作品中就是自創。
 
  當有人宣稱這種公共財為自創、為獨有,那就真的變成「痣瘡」和「毒油」的笑話了。
 
 
三、含羞草之爭的詩作檢驗
 
我個人一貫是讀詩文本而就詩論詩,不讀人,不管作者是誰,只有詩才是王道。
2016年4月當含羞草之爭發生時,我正在整理我的散文詩〈含羞草〉詩作及試題一覽,見及也是含羞草,故而關心一下,談談對詩的看法。如下:
 
我看兩造的詩,真的寫得都不怎樣,普普通通,無過人之處,不是什麼特別詩作。用含羞草比喻為被欺凌者,怕她疼怕她痛,全無新意,多少年前我曾教小學生寫童詩,也是用這樣的意涵做為比喻意象。

當然,近幾年的集體欺凌事件發生,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才有「霸凌」這詞,兩首詩都藉機搭話題順風車,有點投機之嫌。

兩首詩取含羞草為隱喻是寫作的基本原點,這並不能做為抄襲的依據。
其中一首,若沒有詩題和副題來增強含羞草的隱喻意義,實是一首平鋪直敘描寫含羞草的詩,但詩題「封閉」用得很勉強,因為含羞草過後仍會自動打開,是含羞草植物的本能,並不是僅是封閉著,強調封閉,若是指責新聞事件被封閉報導或是校園封閉,則非含羞草自身的意涵。

另一首直接題為「含羞草」,且副題和前一首近於一樣,內容上,碰觸含羞草都是為了「好玩」,的確是有些人的童年經驗,因為經驗一樣,都由小時候提起,有一樣好玩的動機,這就沒什麼好究責是否抄襲。而這一首並沒有寫封閉和打開,而是寫了擬人化的描寫,如臉頰,並以「害羞」,以切合含羞草的含羞意涵,然後作者檢討人們這樣去碰觸,「她到底會不會痛」?停留在這樣的關懷點,前一首是停留在「要過多久/它才能重新打開」,旁觀意味濃,不如後者較貼近「感同身受」。

 
三、含羞草之爭的雷同檢驗
 
1、就時間點,就「含羞草/霸凌」的意涵相同,後寫者有可能延襲先寫者,但這是公共財,先寫者也是延襲者,這從網路搜尋可以找到兩首詩都不如一位律師寫得早,這位廖律師在2011年5月,談校園霸凌案例故事,就提到霸凌/含羞草之比了。而當年正是台灣談論校園霸凌話題正興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拿含羞草來比擬。何況這種比擬也是原本有含草羞草這種草名的老梗,只是由欺凌變霸凌一詞而已。(註1,附圖)
 
2、就文本題材及題材元素來看,大致如上一節所言,是有同也有不同的,相同的元素有「小時候好玩」「碰觸」「從沒想過」這三個地方,不同的是前者有「縮起來」「過多久重新打開」,而後者有的是「田間小徑」「害羞的臉頰」「會不會痛」,看起來,後者的元素多了些,且不同處各有千秋。
 
3、從公共財來看,僅是雷同,尚不能判為是否抄襲。那麼,接下來要檢驗的是,從詩作的表現方式,如語言句式、用詞,以及結構來比較是否雷同。基本上,小詩可以比較的地方不多。但這兩首小詩因詩題及如「小時候」、「好玩」、「從來」、「沒想過」,這四個起因和反思的述說結構方式都是相似的,故難免有抄襲之嫌。
 
4、但這種起因和反思的述說結構,也有可能是一般人習常的生活話語敘述方式,故而雷同了,尤其像這種碰觸含羞草的生活經驗,幾乎有過的人都是一樣的感覺,所以可以說,經驗相同、公共財相同、生活話語相同,造成雷同並不意外。
 
5、但雷同總是不好,尤其在公共財上,時間點上,以及後者看過前者的作品上,後寫者難免要承擔被質疑抄襲的風險。故而創作者不得不小心翼翼進行創作。
 
 
五、含羞草還有什意涵可寫
 
一位詩創作者,最重要的是發現題材的新意涵,用自己錘鍊的語言來寫,相信才會避免與與人撞衫。
 
底下分享一首吳晟和一首曾元耀創作的含羞草詩,並獻醜三首我的含羞草詩,看看有什麼的意涵。

1、意涵:不是羞而是怯

<含羞草>  吳晟
 
在少有人跡的地方
這裡 那裡
卑怯地繁殖
 
望見過太多的榮枯興衰
接受過無數的踐踏和剷除
卑微的我們
不再在意什麼
也沒什麼好申訴的了
 
星辰如何轉換
風雲如何變色
不關乎我們的事
我們只是 默默地繁殖
是的 我們很彆扭
不敢迎向 任何一種撫觸
一聽到誰的聲響迫近
便緊緊摺起自己
已密密的小小的刺
衛護自己
 
不必理會我們什麼
我們只是 默默地繁殖
不是羞而是怯
 
 
 
2、意涵:含羞草的因應之道——退讓
 
<含羞草> 曾元耀

我慢慢退出校園
因為有很多小手小腳觸碰我的身體
我也慢慢退出大街小巷
因為有很多粗糙的手,拉我、抓我、甩我
沒想到,最後我也得害羞地退出大大小小的公園
因為他們放很大聲的音樂
快樂地,順著音樂,用力踩在我的身體

媽媽說
那我們就住到懸崖邊
如果那些人來撫摸我們
我們就抱著他們到懸崖下
跳舞
 
 
3、意涵:含羞草的自我圈子
 
〈含羞草〉 蘇紹連

又回到年少的廣場
看見童伴們
每個人都有一個以上
的圈子情結
在自己的圈子裡,按讚
按讚,按讚,按讚

我只有一個圈子情結
就是害羞圈子
聚居在野草地裡
每到春末夏初
梅雨的遮掩下
偷偷的以粉紅色的
小花,開著,開著
像是按著
一朵朵的讚

一朵朵無聲的
憐惜著我的
粉紅色的

 
 
4、意涵:含羞草是有銳刺的

〈弱者的進擊——寫給欺凌者〉 蘇紹連

你輕輕碰我
我輕輕閉合
你看我示弱了
若悄悄離去
我也悄悄張開

若你想進一步折我
拔我、凌虐我
將會被我的銳刺
刺傷,刺到
你的手指流血而縮回去
 
 
5、意涵:含羞草是含情脈脈的

(暗戀——寫給戀人) 蘇紹連

告別了小時候
就天天盼望著
那些溫柔的手指頭
能來碰觸
閉門含羞的心

已經打開的門
當手指頭閃電似的到來
門卻又急急關閉
怕被發現心底的喜悅
待手指頭縮回去
為何才又慢慢的張開?
 
 
 

截圖資料補充

註1、2011年5月,一位律師談校園霸凌案例故事,就提到校園霸凌/含羞草之比了。或許沒有哪一個詩人(蔡仁偉或是劉正偉或是其他詩人)寫得比這位律師更早上網。更何況沒上網的不知有多少。所以一個公共財的比喻,並非是個人的創意。校園霸凌與含羞草
http://www.mdnkids.com.tw/law/detail.asp?sn=1036

 

[附錄]問我站哪一邊?我說,我站在作品文本這一邊。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散文詩〈窗戶〉
    
我用十年來的積蓄,買了一間小小的公寓,在一個市中心,四周都是鋼筋,水泥,牆壁。我說:我住在一個跳動激烈的心臟裡面,緊張,沉悶,害怕。這間小小的公寓就如此關著我一個孤獨的人,看著城市的血液在四周循環。
   
有一天,我醒來發覺這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公寓,我乃爬到公寓的外壁上,變做一個窗戶,永遠貼在那裡,讓我身體內的細胞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0封面31.jpg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集出版前誌

 

1

我喜愛攝影,應該有十多年了,用Nikon FM2因為怕浪底片總是省著拍,直到數位相機的誕生我如獲創作之解放,開始大量拍攝並勇敢走向街頭。我用的數位相機,仍然喜愛能調光圈和快門的單眼相機,最早用的是Nikon d50,因嫌街拍時太重,就換用輕便的leica數位相機,照樣可以在機身上手動調光圈和快門,體會真正操作相機的手感。

 

2

早些年,我正喜愛騎著單車帶著單眼,到山上、海邊逛盡村里的大街小巷,過著雙單的日子,一面拍攝一面寫心得,記述了我寫詩和攝影之間探索的感想文章150篇,集結成《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一書。兩年前開始,我已少騎單車而改乘公車,不帶單眼而帶輕便隨身相機、手機,過著街頭攝影的日子,累積街頭攝影的作品,也寫著街頭詩。兩年後,2018今年,我的新一本有關攝影作品的書,則是收錄了街頭攝影作品60幅,小詩120首,書名是《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是攝影和詩的合集,讓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列呈現,這也是我多年來愛上攝影的新創作模式。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0封面31.jpg

《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集出版前誌

 

1

我喜愛攝影,應該有十多年了,用Nikon FM2因為怕浪底片總是省著拍,直到數位相機的誕生我如獲創作之解放,開始大量拍攝並勇敢走向街頭。我用的數位相機,仍然喜愛能調光圈和快門的單眼相機,最早用的是Nikon d50,因嫌街拍時太重,就換用輕便的leica數位相機,照樣可以在機身上手動調光圈和快門,體會真正操作相機的手感。

 

2

早些年,我正喜愛騎著單車帶著單眼,到山上、海邊逛盡村里的大街小巷,過著雙單的日子,一面拍攝一面寫心得,記述了我寫詩和攝影之間探索的感想文章150篇,集結成《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一書。兩年前開始,我已少騎單車而改乘公車,不帶單眼而帶輕便隨身相機、手機,過著街頭攝影的日子,累積街頭攝影的作品,也寫著街頭詩。兩年後,2018今年,我的新一本有關攝影作品的書,則是收錄了街頭攝影作品60幅,小詩120首,書名是《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蘇紹連詩攝影》,是攝影和詩的合集,讓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列呈現,這也是我多年來愛上攝影的新創作模式。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端午的魔術師〉     蘇紹連

   

端午,在XX紀念館前面

這個錯誤的廣場

沒有詩人紀念館嗎?)

觀看許多街頭藝人個個都是變著魔術

竟然共同變出一顆巨蛋

午時一起讓它倒立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showwe.tw/news/news.aspx?n=1391

 

★為何開始寫詩? 

  開始寫詩一定要有理由嗎?從詩的發生來看,就是一種生理反應,即刺激與反應,或是一種心理作用,即目的與手段。我想想,我有受到麼刺激才開始寫詩,我有為了什麼目的才開始寫詩?好像沒有。我真的是在寫詩,是在初中(國中)時期,因作文好,國文老師誇獎,又因有一本內刊物有刊新詩,我試著去投而刊登,然後就不斷的在寫詩了。 

★啟蒙你的詩人/詩集又是哪些? 

  我總是把學詩和寫詩當作是一種漸變的事,不是一下著受哪位詩人或受哪一本詩集的影響就會把寫得好。說來很寄怪,最早喜愛的詩人或詩集有些到現在反而不喜歡了,這就是一種漸變的經驗。啟蒙我的詩人好像就是類似課本上徐志摩那時代的詩人,至於詩集嘛,應也是當年初中讀的《徐志摩全集》,哇,這是多麼老派的而又令人羞以啟齒的啟蒙者,但十六歲以後,就完全拋棄了。 

123.jpg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BOOK0024.jpg
《無意象之城》

《A City without Imagery》

特色

一、是華文詩壇上首創的第一部無意象詩集。

二、在現代詩美學的理論上有重大突破和創新。

三、是創作與理論並行以及相互印證的詩集。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象之城》詩集出版預購.讀者自訂售價(2017年5月25日止)

 
一、說明:

《無意象之城》詩集,將於五月底﹝或六月初﹞出版,為蘇紹連全新詩作結集,共收詩作129首,詩論1篇,5幅攝影,另含鄭慧如、陳育虹、簡政珍、孫維民四位詩人學者的推薦序文,書達320頁以上。

作者先向出版社購買大量詩集,從中提撥80冊簽名本由讀者購買,請讀者以最低價220元起自訂購買價格,最高勿超過400元。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