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詩觀念】詩話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小詩大眾

                有兩個詞語叫做「以小搏大」和「以寡擊眾」,往往用在競爭性的商場世界,小公司對上大公司,弱勢抗衡強勢,期能殺出重圍,或是有如小蝦米鬥倒大鯨魚,開創小公司的一片天空。小公司的力道可見一斑。

 

這兩個詞語在以前用來形容小詩似乎不很得宜,因為大詩(21行以上的中長詩、11行以上到20行內的短詩)除了文學獎比賽得天獨厚外,大詩並不會蠶食鯨吞小詩,小詩自有其生存之道,不必與大詩爭地盤,故而大詩和小詩之間不會有競爭的疑懼。

到了這個世紀,大家在緊張忙碌急促的社會裡,喘息的時空被壓縮到極少極小,影音的療癒或誘引多於文字,此時,讀長詩似乎被嫌棄為費時費力,小詩的閱讀容易多了,反而大受讀者歡迎,不必與大詩競爭,自然而然的成為詩壇的寵兒,標榜小詩的詩集和詩選近年竟然陸續出版了好多本。尤其是在不知民間詩風現象的大媒體或地方政府的文學獎裡,從未有過小詩獎,現已正式的被獨立詩刊詩社用力的舉辦著。

       不管詩的語言是否口語,也不管詩的內容是否現實生活,大多數讀者尋求輕薄短小的風氣已形成,親近小詩是事實。現今,詩的閱讀群逐漸區分為兩種,也就是「小詩大眾」和「大詩小眾」了。除了現代社會及網路傳播的因數外,也拜大眾讀者的擁戴之賜,小詩一躍而為詩創作的主流。

雖然,現今仍有詩人從創作本位的觀點看小詩,認為小詩易寫,不如短詩或中長詩要費心費時去謀篇,以為小詩不能見出詩人真功夫,詩人要見真章,唯有在中長詩上較量。但是,卻忽略了從讀者的觀點來看小詩,讀者讀詩,不見得要以詩人的創作功力強或弱來切入詩作,讀者是直接讀詩的文本,以讀者的時間、讀者的接受度、讀者的接受量及讀者的耐受性來看,在在都趨向於小詩、歡迎小詩了。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八種創作遊戲=八種寫詩方式

※收入2009年台中教育大學辧「後浪詩社與現代詩研究會」。

.

問我怎麼寫詩,我不提如何修辭,因為修辭不是詩;不提如何做作意象,因為意象要由心中自然生成;我說如何遊戲,因為小孩喜歡遊戲,在遊戲中長大。小孩天真的童心,本身就是詩。問我怎麼寫詩,看這八種創作遊戲就知道了。

.

詩,也是在遊戲中長大

.

#到今年已增加到十種了。

文章標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民國98年10月23日、24日二天,上午9:00至下午5:20,在台中教育大學求真樓一樓音樂廳,舉辦「後浪詩社與現代詩學」研討會,計有13篇論文發表及一場演講、一場座談。其中第一篇論文為〈洪醒夫及其詩文本潛存的「小說詩」可能:以戰後第一世代詩人敘事詩概念為切入點〉,論文發表人:解昆樺(文學博士,任教於中興大學)。我閱讀這篇論文後,又引發當年《詩人季刊》出刊「小說詩」專輯時,我們對詩學類型建構的意念。詩可以不用分類,但分類是為了研究詩學的方便,也是為了找出種種創作的窗口,展現不同的風景。

●以下是我在研討會上的談話,整理如下文稿:

  論文發表人解昆樺老師,是我約於1998年左右在網路上即已發現的詩創作者,同期出現了陳去非、丁威仁、楊宗翰三位極年輕的評論家,活躍於網路,引發不少風潮,而解昆樺稍後亦走向詩學研究,其研究評論的方向,反而更受詩壇注目,尤其對台灣70年代新興詩社的文化探討,擺脫藍星、創世紀、笠三大詩社的陰霾,讓新興詩社諸如:《後浪詩刊》、《詩人季刊》、《八掌溪詩刊》、《掌握詩刊》、《草根詩刊》等給予應有的位置,提升這些新興詩刊詩社在台灣詩壇的高度和亮度,是有相當的功勞,我覺得台灣需要的是這樣的詩學評論家,故而於2006年推薦解昆樺老師加入「台灣詩學季刊社」,共同為台灣的詩學和詩史努力。今天他提出的論文,正又是一個證明。而他的詩創作計劃也沒停止,近期已看到他的長詩巨構發表、展現了他台灣族群、現實社會、地誌等書寫的史詩宏圖。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蘇紹連                                                圖 ◎ 山人形 
山人形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對世事或文學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大多是因為人的心智成長階段及前後經驗累積而造成不同的。

  二十歲的人和五十歲的人一定有相當的不同之處,二十歲左右的年紀,衝勁力特別強,敏感度特別高,創作慾特別盛,參與文學活動的意願特別熱中,比起五十歲的臨老之狀,那種蒼蒼茫茫之感,顯然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一、「散文詩」不能稱作「分段詩」,「分段詩」不該是「散文詩」的另一個名稱。為什麼?因為各類型的詩,都有分段的形式,若將「散文詩」稱作「分段詩」,那麼有分段的「分行詩」是否也可以稱作「分段詩」?像這麼一個對詩類型有嚴重混淆的名稱,應該抛棄。
 
 
二、「散文詩」不能規定寫幾行或一行寫幾個字。散文詩不做斷句來分行,或是寫幾字就換行排列文字,書頁上和網頁上所看到的行數,那是依據版面長寬間距而做的換行,「散文詩」的句子本就無分行、換行,只有分段的考量。曾有一位詩人宣稱要寫「十二行散文詩」,那是一種謬誤,一種對詩學認知有問題的結果。
 
 
三、「散文詩」不是不可變體,怎樣讓「散文詩」變體?有些方法是可以實驗的:1、把詩句去標點,2、在部份加入「圖象詩」的形式,3、其中一段置入「分行詩」,4、把「隱題詩」的技巧融入…等等,為了拓展「散文詩」的領域,結合各種文學技巧是有必要的。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詩句應用】實例:「獻身之前總得身受其苦」

一、詩句:「獻身之前總得身受其苦
二、詩句出處:作者──向明
       詩題──〈碎葉聲聲〉
       刊於──《台灣詩學季刊》第五期

三、應用說明: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詩的範疇裡,除了「創作」和「論評」之外,還有一塊被忽略、甚至被輕視的領域──「應用」。有人認為詩作,是給閱讀者純欣賞即可,不必管是否可以應用。但是,「可以應用」於人類的生活中,也許正是「創作」的另一種價值,我們何不認真的來開發這塊領域呢?
  
 如何把詩用於生活之中,例如:
1、如何用詩來做工商廣告?
2、如何用詩來做競選標語?
3、如何用詩來教育孩子?
4、如何用詩來做身心治療?
5、如何用詩來做節慶用語?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詩人是文學創作的前衛者,尤其在精神和形式的創發,往往超越了小說或散文,而與許多的藝術理論相結合,「詩與音樂」,「詩與繪畫」,「詩與禪」,這樣的議題常常被提及,藝術史上的種種主義,亦可在詩中找到實踐的精神和形式。
  本期《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二號》中,聯合報副刊室主任陳義芝詩人將以五千字的評論來介紹前衛詩人,詩人如何的做前衛試探。
  每個世代總有一些先行的詩人,敢於嚐試創新,充滿實驗精神,引介最新的藝術觀念,探尋未來的風潮,前輩詩人如此,晚輩詩人如此。
  前輩詩人中,以林亨泰先生最為吾人景仰之一,他從我就讀台中師專時,已是一位相當出名的詩人,「後浪詩社」舉辦社團詩學講座,邀他蒞臨演講,我與洪醒夫、陳義芝都是台下聽講的學生。(上圖是林亨泰當時演講的照片)
  陳義芝在論文裡說:「1957年覃子豪與紀弦的新詩論戰,除覃、紀兩位主將,另各有一位不可忽視的要角:余光中及林亨泰。余光中為藍星詩社發起人之一,林亨泰為『現代派』重要加盟者,兩位皆兼擅創作與理論,堪稱一代名家。林亨泰創作『符號詩』,初探立體主義(Cubism)、未來主義(Futurism)....」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作,無非是在表現。
  發表,無非是在傳達。
 
  從上個月十五日截稿以來,我又開始在忙著審閱所有來稿,然後要確定編入《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二號》的,是哪些稿件,這是一項繁複的工作,連日不斷的看稿、排稿入版,至今日,大致已定案。
 
  本期詩稿特別豐富,在閱詩稿時,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表現」與「傳達」,本期所要刊出的精彩詩作,在這兩方面都必然要兼備。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是我們使用的語言,在決定我們能看見的空間是哪一種。

  母親傳給我們的語言,成為驗證我們血緣族群的DNA;社會人際交往的語言,成為我們身份證明及隨時遞出的名片;閱讀知識的語言,有如不斷獲取的學歷證明;而通行全球的網路語言,則是打開另一扇美麗空間大門的鑰匙。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上白馬看看去〉

       ──從楊喚到我的年少詩情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那日歸來,淚流滿襟。

詩人說:「詩不是為他人而做的傳達和活動;詩,不過是個人為釐清自己的情感而做的激動。」

詩人必須孤立。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詩的應用】夜已經深到另一天去了


  一、詩句:「夜已經深到另一天去了

  二、出處:作者──蕭蕭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攝影/卡車斯基


 
  女詩人敻虹在二○○四年六月搬到台中縣沙鹿鎮,她說:「沙鹿白天遠看像地中海邊的城市,夜晚一片燈海。地中海邊亦有一城市叫做Salou。」這麼一說,使得我這土生土長的沙鹿人,除了喜形於色外,不禁懷疑起來:沙鹿有這麼美嗎?我猜敻虹必是住在大肚山的半山腰,可能在弘光科大或靜宜大學附近,或者得像中二高清水休息站的高度,才能遠觀台中港區四鄉鎮的景色。
 
  今年上半年,詩人蕭蕭是弘光科大的駐校作家,一週兩天兩夜指導師生寫作,夜宿學校高級觀光旅館大樓,從樓上觀景窗下望,即是山下沙鹿的一片燈海,或許他會看到茫茫燈海中有一盞是我家門前的路燈,為等待他的到訪亮著。但他不知,就在與弘光相鄰的靜宜大學下方兩百米的一處人家,那位被稱作「小羊」的詩人紀小樣,正在暗夜亮著的窗內與詩纏綿。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偷讀者」在形式上有如網際空間裡的駭客,一方面,他翻越了體制構成的圍牆,撬開了秘密的門鎖,踐踏了人性的草坪,侵犯了最終的隱私;另一方面,他餵飽了自己慾念的肚腹,解凍了自己狐疑的眼神,但也阻遏了自己想像的思維。本文暫且將「偷讀者」稱之為「閱讀駭客」。


 
 在資訊潮流的氾濫之下,閱讀空間已愈來愈膨脹擴大,似乎是任人自由讀取,但其實不然,設密碼者有之,設關卡者有之,或上鍊加鎖的,下命令禁閱的。於是,許多偷讀事件在小時候發生,在校園中流傳,在軍中或某些敏感單位爆發,更多的是在男女之間進行。這樣的歷程,是否也算是生命的洗禮?
 
 閱讀駭客犯了禁忌,其懲罰之道,有一個外國籍修士採取嚴厲的手段:「彎腰曲膝,然後高舉起板條幾度劃破寂靜狠狠地擊下,把所有顫抖、懼怕和懊悔全部化成疼痛」,把閱讀駭客送入刑室裡懲治,果然扼阻了閱讀駭客的沉淪。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為小朋友寫的一篇短文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詩詞創作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從政遇到了許多困難,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可是,他的心胸坦蕩蕩,所以不怕任何打擊。

 有一次,蘇東坡和同行的人在路上遇到風雨,由於風強雨狂,同行的人畏縮不前,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只有蘇東坡不慌不忙。他作了一首〈定風波〉的詞,描述當時他如何安慰及鼓舞同行的人。原詞的前半段是:

 莫聽穿林打葉聲,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人夏菁在1985年出版的第五號《藍星》詩刊上,有一首散文詩寫著:「假如說出的話,不會消滅,而是一串串或一粒粒的固體。它們會充斥你的書房,課堂,或路旁。你必須將它們收集起來,暫時儲藏,或棄於蠻荒。
 


 語言成為有形的固體,不會消滅,那會把我們的地球搞成什麼狀況?古聖先賢不是勉勵活著的人要有立言嗎?現在不用文字書寫了,只要不斷說話,語言的固體顆粒不斷從嘴巴釋出,像磚塊可以堆砌成塔,說得愈多,所立的語言之塔愈高,然後可以書上自己永垂不朽的大名。這樣,誰輸誰,只要有一張嘴巴,就可留名於萬萬世代。

 但也別太得意,語言是有形的固體以後,搞不好一說出口,就會成為那些棄之而不會消滅的塑膠垃圾,成為人類環保的夢魘,可是人類不說話又不行, 電視新聞主播要不斷的說話播報新聞事件,那些話明日之後都成了垃圾,假如不能消失,而又是固體,你看你家客廳裡電視機前不是堆滿了新聞垃圾嗎?而搶鏡頭做秀的政客們在議堂大發謬論,語言丟來丟去,簡直就像垃圾大戰。語言垃圾一多,焚化爐燒不了,政府得要蓋多少掩埋場?那你願意你住的社區土地有焚化爐和掩埋場嗎?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圖書館中收藏歷年來的國內各大報紙,我翻查到1979年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寫了一首近二百行的長詩刊在聯合報副刊,當然這與他2001年初的連載長詩同樣氣勢磅礡,絕對是重量級的詩作。我讀到當年那首詩的其中一段,如下:



近幾百年來
我們的國民睡著了
我們 睡 著 了
因為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喜歡搜集詩刊詩集,尤其是創刊號,有一本1975年創刊的「消息半年刊」詩刊,大概半年後就不見消息了?主編是一位茶痴,編輯部設在楊梅埔心四維新村,一看便知是出自眷村。


 
  這是一本非常單純的詩刊,除了編輯者的前言和後記外,其他全是各家詩作。我詳細翻閱一遍,最令我欣賞的是一位僑生詩人,後來卻於台灣繫獄。

  他在這本創刊號發表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充滿了俠客儒將的精神,令人面容肅穆、心血沸騰,到了最後一段是這麼寫的: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詩的高招之妙在於不明言」

  在1982年「陽光小集」詩雜誌第九期裡,看到有一首詩,前兩段共八行,主要在寫色彩,有:白衣、綠樹、黑手黑腳、又紫又粉的大紅頭巾、綠葉、黑眼珠...完全是靜態描寫,只有八行,全在寫一個人的長相。


  
  我不喜歡前兩段,但我喜歡後兩段: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