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晨起下床,問問自己還有沒有夢想
每星期一出門上班,問問自己還有沒有夢想
每月一日給家庭生活費,問問自己還沒有夢想
每年元月掛上新的月曆,問問自己還有沒有夢想
- Jan 05 Wed 2005 08:48
我還有夢想
- Jan 04 Tue 2005 09:41
商禽私密推薦《漆黑》詩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images/Product/20185/2018510124572/2018510124572b.jpg)
葉覓覓的新詩創作集,以大量的變形與錯位書寫夢境,呈現扭曲與對比的意象。
書前有商禽的序,葉昭伶的序。
內容:
當一個漆黑的詩人 需要一些理想與決心
1999-2004的秘密書寫
水越跨界設計 商禽私密推薦 文建會補助發光
- Jan 02 Sun 2005 00:18
陽光顆粒‧為詩奮起為詩狂
- Dec 31 Fri 2004 11:30
《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歲末更新感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home.pchome.com.tw/art/tter/aa/logo.jpg)
最近半個月來,我為了更新論壇,在找不到人代理時,自己開始練習去解讀php檔,彷彿回到多年前學習dos、html和flash等那些生疏語言程式之艱澀而暈眩的情形。我不想學得深入,我只要夠用,夠應付目前所需,因為我不是追求專業,而且也不可能。
吹鼓吹詩論壇目前是更新版本了,而且一下子儲備了十多種風格,想變裝是輕而易舉的事,不過,一個能為大家都接受的風格並不容易,故而期待這樣的新面目能漸漸適應。當然,推陳出新的風格仍是吹鼓吹詩論壇樂於追求的。
吹鼓吹詩論壇建立的詩學分類體系,已成為創作和研究的指標,並成為新世代的新勢力競逐的想望場域,在2005年,將有更進一步的組合產生,以及更進一步的詩學創作的發揚,期待所有愛詩者投入吹鼓吹詩論壇。
- Dec 30 Thu 2004 22:11
莫宇一方‧莫方的網站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66.49.205.253/images/face_06-over.gif)
在紛雜的網路世界,過多的色彩已令人厭煩,令人昏眩。
而莫方的網站有如桃花源中的村落,處處恰到好處的飛白,宛如一幅空靈的水墨畫,既東方,又西方,既古典,又現代,這麼棒的風格,真叫人精神為之一振,我只要心煩,就會上去逛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12/11,莫方對他的網站有如下的記述:
「這個十二月對我來說,是再平淡不過了,至少上半個月是。
埋首於網站風格的定型,我又再次陷自己於HTML語法迷宮之中。我承認自己絕對不如現在新一輩的設計者,因為這些電腦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是基礎教育的一部份,然而於我們卻不是。我算是介於中間的,大學快畢業才第一次接觸到電腦繪圖和Mac電腦,輸出店裡的小姐根本碰都不給碰。後來工作後才正式進入電腦時代,但諷刺的是,來真正學設計,才發現自己老早成為電腦的奴隸,只會做出電腦軟體做的到的東西,而早就把自己本來所擁有的其他能力給忽略了。
- Dec 28 Tue 2004 14:09
曾經躺在地上看星的詩人
- Dec 27 Mon 2004 21:06
幻魔之像03
- Dec 27 Mon 2004 15:11
《兩岸》詩叢書第一集
- Dec 24 Fri 2004 11:18
七年級也來打開六年級的同學錄
![PC240277.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poempoem/4adc2eab1a363.jpg)
《文訊》十二月號為台灣文學新世紀之三製作了〈文學新世代〉專輯,分「綜論」及「新世代心聲」兩部分。其中綜論文章〈打開六年級的同學錄〉,是作者本身也是六年級生的李癸雲對六年級新詩創作的觀察。
試將這篇論文歸納成以下幾點:
1、李癸雲是依據六年級生已出版的詩集,來做觀察的。
2、六年級生詩人的創作風格是「撕裂性」的。
3、六年級生詩人的創作取向是「個性十足」。
- Dec 24 Fri 2004 00:18
苦綠詩人溫健騮(1944-1976)
![9620405684.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poempoem/4adc2eaaece73.jpg)
在《春風詩叢刊》第一期裡翻譯土耳其詩人希克梅特獄中詩的溫健騮,1944年出生,1976年去世,廣東高鶴人,在香港長大,1964年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在台期間已開始創作,在《文星》等刊物發表詩作,早期詩風頗受余光中作品影響。
回港後,作品都在《中國學生周報》發表,並為該報撰寫論詩專欄。1968年被邀參加美國艾荷華大學舉辦的國際寫作計畫,以英文詩集《苦綠集》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在美期間,受國際文壇及各種社會運動的沖激,詩風為之大變;創作《帝鄉》等一系列不分行的作品,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格。
在這個時間,除了創作之外,還翻譯了一些第三世界詩人的作品,其中譯得較多的是土耳其的希克梅特。1974年由美返港,先後在《今日世界》出版社、《時代生活》當編輯,最後在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1975年與雕刻家文樓等創辦《文學與美術》雙月刊,正欲在香港大力推廣文學與美術的活動,不幸在1976年6月,以癌症不治逝世,年僅三十二歲。
四野幽微的蟲響
- Dec 23 Thu 2004 15:19
《春風詩叢刊》第一期‧獄中詩專輯
- Dec 22 Wed 2004 17:12
高美濕地初印象之不及格作業後記
2004年12月17日,隨著友人到高美濕地練習攝影,回來後挑了挑所拍的相片,總算交出了這五張對高美濕地初印象的不及格作業。
到高美濕地,心境經臨場氛圍的洗滌後,對攝影的技術渴求不再那麼的迫切,反而是對觀察的藝術有了深刻的體悟,尤其攝影與生命的交融益加重要,因而寫起詩來,不是作品的說明,盡是個人情感上的密語夢囈,這真是始料未及。
- Dec 16 Thu 2004 09:10
無上的虛構─張錯‧評〈童話遊行〉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