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獨行詩」,雖然就是一行詩,但「獨行詩」這名稱並不適切。

  詩壇上,對於詩的類型,尤其對於行數的多寡,會以數字稱之,如「十四行詩」,台灣的詩人群中,以王添源的十四行詩最有名,「十行詩」的代表是詩人向陽,「八行詩」的代表是詩人岩上,「五行詩」的代表是詩人白靈,「三行詩」的代表是詩人蕭蕭,他們都有將之集結成詩集。

  一行的詩,就用「一行詩」稱之,何必偏用「獨行詩」?

 用「獨行詩」名稱,有些怪怪的,會讀成「獨行俠」的「獨行ㄒㄧㄥ/」,「獨」字的意義不會是「一」而已,容易混淆其他的意義,對詩的分類有害,不如用「一行詩」清楚明確,不用再解釋「作品規定:以一行為限」。假如「獨」字可以頂替「一」字,那麼,「一天」變成「獨天」,「一人」變成「獨人」,「一條」變成「獨條」,「一首」變成「獨首」,等等此例,豈不怪哉?


  而且詩壇上用「一行詩」的名稱已有共識,例如:
2005年吹鼓吹有〈一行詩推敲〉詩論舉例2008年臺北詩歌節就有「一行詩」徵文2009年台灣師大噴泉詩社剛舉辦一行詩獎徵文

  基於以上的實事,故而在給詩類套用一個名詞時,都得再多方考慮,多方參考學家的用法,再修正才定名。

  附錄:1997年向明談到一行詩

[新詩一百問-一行也是詩?]by.向明

  問 最近《台灣詩學季刊》上,羅門先生寫的〈我最短的一首詩〉引起爭論。我們不了解的是為什麼這首詩祇有一行一行也是一首詩嗎?如何界定它是詩?

  答 羅門先生所寫〈我最短的一首詩〉,祇有橫排的一行,原詩如下︰

  
天地線是宇宙最後的一根弦
  
  根據羅門先生在這首詩後長文的銓釋,這首詩是他寫過無數思想廣度與深度同時並重的長詩和短詩之後,他一生中所寫的最短的一首詩。同時自認是他創作中較獨特精彩的一個意象,以之獨立成詩。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雖然祇有一行,但仍被認為是一首詩。至少作者本人是這樣認定。在這一切都被解構的世風下,詩本已無定型,亦無定法,這樣一行的詩也算是一種創新。

  肯定羅門先生這首一行詩仍然是詩也可作另一番思考。羅門先生捨我們詩慣常的直行排列,而特用橫排方式刊出,可以猜度出兩種用意︰一是橫排時每個字仍代表一行,亦如詩人白莉在他的圖象詩《流浪者》中,橫排詩句「在地平線上」兩度出現,這兩度的「在地平線上」是要算十行的。而羅門先生這首詩應該算十二行才對,所以他不說一行詩,而說最短的一首詩。另一用意是羅門先生有意將這一句詩橫行排列,是採「圖象詩」與「視覺詩」的綜合效果。以這橫排的一行詩來象徵那根天地線,以達文字以外視覺上的形象效果。

  其實這種一行詩源於古希臘的Monostich。美國詩人John Holland的《A one-line poem》內容就祇有Universe一個英文單字,連一行詩都不能算。中國大陸把這種祇有一兩行的詩稱作「微型詩」,且認為這種詩多具格言和警句的性質(見陶保璽著《新詩大千》)。以寫小詩〈重量〉(見爾雅版《可愛小詩選》)聞名全大陸的山東詩人韓瀚曾寫過一首題為〈太陽〉的超短詩,祇有六個字「血淋淋的盾牌」。一九七九年十月號北京《詩刊》上,雲南詩人麥芒曾發表一首微型詩〈霧〉,也祇有一句「你能永遠遮住一切嗎?」這僅僅祇有九個的字的一首詩,曾經在《作品》、《海韻》等文字雜誌上大起爭論。

  天地線這個意象一直是羅門先生的最愛,光在他的第五本詩集《曠野》各詩裡就出現過十五次,不過那時還叫水平線。這次他以獨立成詩,並以橫排的方法突顯言外之意,其創造的精神仍然是值得鼓勵的。

文章出處:
台灣詩學-18期_小詩運動_1997‧3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