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冬春交替之際,氣候詭譎,害我一不小心感冒了,鼻水像岩壁上滲出流淌的水滴,源源不斷,假如我是一座岩壁就可任它潮濕,任它長苔變青,可是,我是一個人,肉體脆弱,不堪風寒凌虐,體溫漸漸下降,我會不會因而結成一塊冰?
 
  除了服葯外,讀詩可能是唯一在病痛中的寄託了。讀《隱形或者變形》散文詩集,至〈我的明天〉(註)一詩,頓覺我的病體如同映現於詩中,心情亦如一塊期待溶解的冰。


  
  一首詩,可能是詩人自身的寫照。詩人將自身的際遇及心境透過詩的象徵或比喻呈現在詩中,知者,讀了這樣的詩,可以體會出詩人在想什麼在做什麼。詩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在實際生活上,應與一般大眾無異,但是,詩人在詩作品裡的自由揮灑下,有可能顯得離經叛道,甚至荒誕無稽,不可思議。由於詩是自由表現的藝術空間,在其空間範圍內,再怎麼樣的思想或行為都是被允許存在與衍生的,因而,讀者進入詩這個空間後,唯有不刻意去追求合理化與概念化的解說,才能體會到詩意的奧妙。
〈我的明天〉一詩是寫什麼呢?且看原詩:
  我在明天的時間裡,是這世界唯一的凍結。人們繼續走著
  他們的路,繼續死著他們的心,繼續生著他們過剩的細胞
  ,他們是不會停止的。我在凍結的時候,是以詩的形式。
 
  誰會在明天讀我,朗誦我,吟唱我?
 
  我在明天的時間裡,化身為一首詩,站在街道上,任人們
  穿過,從我的詩行穿過,他們是不會停止下來讀一讀我,
  也不會,用我的詩去救他們死去的心。
 
  誰會在明天刊登我,出版我,鑑賞我?
 
  我凍結得如一塊堅硬的冰,只要人們讀我,我就甘願溶化
  ,以我的生命。

  這首詩是詩人的自身寫照,詩人渴求人們閱讀、朗誦、吟唱、鑑賞他的詩,渴求媒體單位刊登、出版他的詩,他甘願付出生命的代價。試作如下探討:
 
  一、詩人為何甘願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渴求人們?到底詩出了什麼問題?因為:
 
  1、人類不再重視詩。
  除了中小學國文課及大學有關院系賞詩教詩外,有多少離開學校的人會繼續接觸詩、讀詩?很少,少到像即將絕種的稀有動物。社會人士的讀詩群在哪裡?沒有,人們幾乎忘了詩的存在,對人們來說,詩比不上影視圖像、音樂,當然更比不上金錢及物質娛樂。詩沒有絕對存在的理由,因此,人們也沒有絕對重視的必要。
 
  2、詩與現代人的生活脫節。
  這是個事實,詩人別以為詩就是生活或生活就是詩,在詩人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生活,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卻看不見詩;詩與生活沒有兩相結合,詩反映的生活總是隔了一層甚或十層,那麼,詩哪裡會和生活密切關聯,詩,往往束之於高塔或埋於地窖,而不是在生活中流動。
 
  3、詩的陶冶作用不大。
  很多流傳下來的好詩對人的性情心靈都有陶冶作用,只可惜的是現代人很不領情,在不能用心去體會詩的情況下,詩的陶冶作用自然而然的降低了許多。真正會讓人感動的詩也愈來愈少,詩的美往往不能融入讀者的經驗之中,詩是詩,讀者是讀者,在難以交流或共鳴的狀態下,要如何發揮陶冶作用呢?
 
  4、詩變得高不可攀。
  詩是語言的藝術,講求語言的精練,精練的語言往往需透過稀釋才能體會其詩意,只不過有些詩因詩人表達的手法艱澀和內容奧秘,再怎麼稀釋亦難以理解,雖然有評論家或評審委員為這樣的詩背書,但是一般大眾讀者的識詩能力仍有差距,在多次被詩的高門檻嚇到後,詩對大眾來說,的確變得高不可攀了。
 
  二、從以上四個原因來看,不死心的詩人想做什麼?想付諸什麼行動?〈我的明天〉這首詩竟然有以下三個作法:
 
  1、想以詩展示自己的形象?
  詩人往往自命為是世界上「唯一」的,他寫的詩是唯一的,唯一的風格,唯一的技巧,他能行的事,認定別人做不到,或落之於後。本詩一開始即宣示「我在明天的時間裡,是這世界唯一的凍結」,他凍結,是自願形成?是被時勢逼迫?還是出之於無奈?凍結的緣由理應逃不出上述四個原因,然而在眾多詩人中,他為何選擇「凍結」,而不選擇「焚身」、「跳樓」、「變臉」等?我想,這就是他所認定的「唯一」,他選擇他要展示的方式,這個方式只是一個過程。因為凍結之後,還有溶解。
  
   凍結,是活動力的停止,是生命的固體化,當世界上的一切繼續川流不息時,凍結的物體反而像湍急中的一塊石頭,顯現了它剛毅的性格。凍結的詩人不以石頭的形式,而是以詩篇的形式;人們則像湍急的流水,「繼續走著他們的路」,正如詩中說的:「他們是不會停止的」。詩人選擇的形象,終歸是以詩的展示模式凍結在這個世界上。
  
  2、想用詩去拯救人類的心靈?
  在詩人眼中,人類的心靈已經僵化、死掉,不再充滿生機、活水,不知有性靈之美,每天懵懵懂懂的過日子,繼續「走著他們的路」「死著他們的心」「生著他們過剩的細胞」,無異於行屍走肉。見到人類如此可怖的下場,詩人豈會無動於衷?詩人採取拯救行動,化身為一首詩,凍結在街頭。
  
  然而,人們卻視之無睹,才不管你詩人化身成什麼樣的詩,縱使你站在街頭擋住他們的去路,他們還是不停下來,也不避讓,直接穿過你的詩行而去,讓你悵然若失,感慨不已。到最後,除了責怪他們的漠視與無知之外,你又能怎麼辦?所以詩人想用詩拯救人類的心靈,能不能如願,是有待更進一步評估的。
  
  3、想以生命完成詩作?
  詩人視詩為自己的生命,或者說,將自己的生命視為一首詩,詩的完成就是生命的結晶。何謂詩的完成?是蘊釀於心中,即算完成嗎?是運筆書寫於紙上,即算完成嗎?是發表於詩刊、報刊,即算完成嗎?是經由讀者閱讀、吸收,即算完成嗎?也許各個詩人追求的目標是有遠近的區別,每一階段的完成,依詩人的價值觀而定,有人寫詩只供自己欣賞即算完成,有人非得得把詩輯成詩集出版才算完成。
  
  「誰會在明天讀我,朗誦我,吟唱我?」「誰會在明天刊登我,出版我,鑑賞我?」由這兩句呼喚,可以感受到詩人是多麼懇切的需求大眾的肯定,反面來想,可以感受到詩人受到大眾的忽視已多麼嚴重!詩,怎可能成為書市的寵兒?在以商業利益導向下,哪家出版商願意出版詩集?那麼,在街頭呼喚的詩人,豈不是自不量力了!把完成目標定位在「讀者的朗誦和吟唱」和「媒體的刊登和出版」以及「學者的鑑賞」的詩人,將會永遠落空!
  
   詩人依舊滿腔熱血,就算外在環境讓他「凍結得如一塊堅硬的冰」,他內在的熱血仍會滾燙的將他溶化。我想,這就是詩人既灑脫又執著的個性,他期待的是未來的時間──「明天」,他不在意今天,到了「明天」變為「今天」,期待的事如果沒有實現,他仍會繼續凍結自己,期待下一個「明天」的到來。
  
  (註)《隱形或者變形》詩集,九歌出版社出版,〈我的明天〉一詩收錄於二一八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