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詩集

 7月1日,大肚山札記部落格主人說:7月3日詩人李長青和王宗仁要來訪談《男人的詩》,主人約我也一起來作陪,好啊,正好也可以問問長青他的新書《落葉集》為什麼說要寄給我至今怎還沒收到。又正巧,靜宜寶貝小羊前一天來電說:長青的詩集已託放在他那兒,要特地送來給我,我說不必不必,3日就要和長青見面,主人也會邀你一起來,當日再拿詩集給我吧!

 果然3日那天,長青來了,他當面把詩集贈送給我。這本《落葉集》,有詩人向陽的序。現場的雪狼說:這本詩集是今年六年級出版的詩集中質地最高的一本。


  
現在來讀讀李長青的一首詩:〈落葉(21)〉

我是一片哲學
葉脈之間
層次著
透明的露水

不曾放聲吶喊
也許,此生的命題
承諾著
永劫的回歸

彎曲葉緣
新生的界限

辯證法在我體內
時而齊整,時而分裂

忽近......
忽遠......


即物表意,寫得相當精緻凝聚,託意於哲學,哲學是一種思辨的學問,若完全以形而上的思考來述意,則詩只存理之辯證,會難以著力,故而託意於物象,如:

「葉脈之間
層次著
透明的露水 」


這三行是象的描寫,是詩中具體可尋的物象,讓前句「我是一片哲學」這樣空洞的暗喻有一個著力點,才得以演繹著其為哲學的道理,若沒這三行,詩將難以發展下去。

至於像第二段:
「不曾放聲吶喊
也許,此生的命題
承諾著
永劫的回歸」


完全是理的陳述,意的浮露,是作者卻向讀者陳述的道理。這樣寫,是強調意義性,讓詩的指涉意義不會被讀者扭曲。

第三段:

「彎曲葉緣
新生的界限」


雖只兩行,但其意義無窮,可以解出生命或生活等哲學意義,作者原詩發表時是這樣寫的:

「我的葉緣
從來都是新生的
界限」

(見2002.01.29台灣日報)

把故意分為三行的詩句改為兩行,且省略「從來都是」這種散文用詞,前面去掉「我的」兩字,改添加「彎曲」,這麼一改,成為兩句,後一句「新生的界限」是前一句「彎曲葉緣」的寓意,可成為經典名句了。詩的語言之需精煉,此可做為參考例子。

最後四行:

「辯證法在我體內
時而齊整,時而分裂

忽近......
忽遠......」


將一個非常抽象的名詞「辯證法」,雖沒有具體的形象化,但卻予以動作化,好像一團分子,會齊整,會分裂,且是忽近,忽遠,寫得非常生動,令人有見到實際畫面的感覺。

李長青這本詩集,果如雪狼說的:「是今年六年級出版的詩集中質地最高的一本。」

你讀了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