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文本詩創作
現實與虛擬皆無永恆存在,除非能夠不斷衍生。……
非單線閱讀,互動式書寫
「超文本」三字,已不是新鮮名詞,這種「東西」,它現在幾乎是普及到每個人的手中,最明顯的例子是在於電腦,只要有使用網路的,就用得到它,依靠它,它非常重要。
打開電腦上網,這是誰都會的動作,一個入口網站就是一個大型的「超文本作品」,當你手執滑鼠,將游標移動於螢幕上,遇到一個可以按下去的「節點」,而你用指頭按下滑鼠的左鍵時,你就是在操作「超文本」了。
這個「節點」可以連結到另一個網頁畫面,如果有許多「節點」,你更可以隨心所欲的連結到你想要網頁去,而且不同的「節點」就會連結到不同的地方。如果每個網頁都設有「節點」,便可一層一層的不斷往不同的地方連結出去,那些地方是另一個網頁,或是一個資料庫。
我們可以設想,一首詩如果是這樣子,在詩行中將某幾個「語詞」設計成「節點」,從節點可以連結到隱藏的另一網頁,讀到底層的詩句或相關內容,當「節點」的設計愈多,閱讀的選擇性則也愈多,由於不同的節點選擇,進入詩作底層的路徑也就不同,閱讀詩作時所產生的意涵便有所不同。
你想,這樣的詩作,和純文本的詩作,最大的差別是什麼?一是單線性的閱讀,一是非單線性的閱讀,超文本的詩作即屬於後者,這在一般平面媒體是很難獲得的經驗,如紙張印刷的報紙、雜誌、書籍等等。
「超文本」除了以上這個特點外,它也可以讓讀者和作者互動書寫,產生合作後的詩文本,像網路上的留言版就是簡單的互動書寫,聊天室或論壇上的文章回覆則是較複雜的互動書寫,你看,這種層層環扣的互動書寫不見得是兩人的來往而已,它也容許多人參與。如果一首超文本的詩也是這種設計,讀者透過互動書寫的機制加入自己的詩句,和原作者的詩交錯疊合,你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詩,變活了,變無限可能了,它會因讀者的加入,而不斷誕生新的面貌及延伸新的意涵。
也許,要讀者參與互動書寫是一種比較高的文學活動層次,對一般的讀者而言較為困難,因為讀者要透過文字表達,本身運用文字的能力要強,有一定的水準,如果互動是即時性的,打字就要熟練要快,否則要完成互動書寫的成效並不佳。
動態現象與圖像音效之必要
較有趣而多變化的「超文本」是由讀者直接在作品上「制動操作」,去獲取種種作品中可呈現的東西,這其中不只運用節點鏈結,還運用「出現/消失」、「前進/後退」、「拼合/拆解」、「移動/回復」、「顛倒/正常」……等等數不盡的遊戲設計,讓讀者只需用滑鼠和鍵盤,透過這些設計,在手指間的操作下來完成一首作品的閱讀行為,從過程中體驗作品中的意涵,甚至是樂趣和感動。
因此,「超文本」作品的動態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圖像音效的加入也是不可避免的。動態的作品,在動的前後過程中有了時間感,動的位置變化則有了空間感,閱讀超文本,等於進入了一個虛擬實境,再加上圖像成為詩的符碼,緊密與詩文本結合,若再以背景音樂襯托,音效點綴,整部作品則是不折不扣的「超媒體」。
如此發展之下,要創作一部嶄新而精緻的超文本作品,已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作者能否獨自完成一部作品?基本的工具已不是平媒作家用的一枝筆和一張紙即可做到,而是電腦裡的那些複雜的軟體,你要學會軟體的語言,學會使用,而它愈精緻的技巧愈深奧,除非你成為那套軟體的專家才得以應用自如。但「應用自如」是指工具的使用,並不是這樣就可做出「超文本」的文學作品,沒有文學底子是不行的,沒有藝術修養也是不行的,只有充滿文學性和藝術性的作品,才可以感動人。一個文學作者如何有三頭六臂?面對種種軟體工具,要會圖像繪製,要會音樂剪輯,要會網頁編寫,要會素材整合,我曾比喻過,「超文本」文學的作者像電影導演,雖有製作團隊,但本身對劇本、拍攝、選角、音樂、場務、剪接、配音後製等等、也都要親身參與了解,同樣的,製作一部超文本文學作品,當也如此。
因為這麼多的考量,超文本文學作者完成作品卻沒像電影的商業收益,如何叫有志於超文本的文學創者能存活下去?超文本文學作品,哪個出版社要做成電子品出版?哪個政府部門或文學單位在辦這文類的競賽或獎勵?沒有,因為沒有,所以看不到精緻的作品,甚至在大學教育設網路文學相關課程的教育之後仍讓人有後繼乏人之歎。這不是隱憂,已是檯面上的現象。
我的超文本詩創作歷程
我是從文本走過超文本的實際創作體驗者,跟大家一樣,文本是我最方便最運用自如的考量,但我私底下仍鍾愛超文本,雖然我無能力發展它,我也會給予長期的關注,每當看到歐美的網站上出現令人眼睛一亮而嘖嘖稱奇的超文本作品,總是會擊掌叫好。
我自1999年開始有超文本的詩作,至2003年累積約近百則作品,但很汗顏的說,約一半作品並不滿意,應視為練習性質的作品,由於軟體建構的程式直接可以套用,除了詩作內容及形成構思完全是自己的外,程式語言並非自創,但我覺得這是詩與數位科技的一種結合,就好像你用數位工具產生作品,有些特效,例如「移動」「淡入淡出」「蒙太奇」等等技巧,可能會雷同,但並不代表作品意涵的抄襲。
我的作品,並不複雜或冗長,這是受詩作本身精短的考量,不像超文本小說可以有較龐大的建構,但製作一首小小的超文本詩同樣要花去不少的時間,反覆構思及測試修正的情況,幾可用「廢寢忘食」四字來形容,而連續數日是常有的事,那是辛苦的,但也是樂趣的。記得第一則超文本作品〈心在變〉,簡簡單單用微軟的網頁編輯軟體寫成,套用跑馬燈的效果而已,投稿到《歧路花園》網路文學網站,又經站長李順興教授翻譯,推薦到美國知名的超文本文學網站發表。台灣唯一為美國學者接受的超文本作品,這個鼓勵非常大。又經李教授告知Flash套裝軟體的好用,後來我便全力以這個軟體來製作超文本詩作,並有了《Flash超文學網站》。
我把用Flash套裝軟體所製作出的詩作,分門別類,大致有以下數種:1、文字圖像化和象徵化,3、文本的拼合、拆解和重組,3、不同路徑和多重選擇,4、搜索探尋和不同結果,5、各種形式的制動操作功能,6、文本填入和互動書寫。然而作品所包含的技巧,往往難以歸類,因為可能同時具有兩種以上的特色。像我喜愛的作品〈戰爭〉,就含有文字象徵化、文本拆解、不同結果、制動操作等技巧,需要同時從這些技巧上去感受作品呈現的意涵。
以〈戰爭〉、〈鐘擺〉與〈時代〉為例
閱讀〈戰爭〉作品,首先就是射擊操作,在作品初畫面下方的圓灰點,按下即射擊上方一排黑色方塊,全射擊完後,出現主旨「假如戰爭是一場病我懼怕它發生在」一行黑字,按右端按鈕進入作品,右邊有兩行制動操作的說明,主畫面上有兩大段黑體文字,即為詩作,然後你開始操作滑鼠,移動滑鼠於文字上,按左鍵轟炸掉文字,一次一字,就好像轟炸機臨空,炸燬陸地上的建物或車輛或逃亡的人群,直到你停止操作,剩餘未被炸掉的文字,你連著讀讀看,即為你戰後的詩句。這種制動操作,可採兩種方式進行,一是隨意轟炸文字,一是選定文字轟炸,兩種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原來提供的文本被讀者破壞至面目全非,這就是我設計這則超文本作品的目的。
完整的文本見《Flash超文學網站》http://myweb.hinet.net/home2/poetry/flashpoem/index.html:
- Jul 20 Wed 2005 16:12
我的超文本詩創作:從真紙到電紙的詩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