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連‧意象轟趴密室
跳到主文
現代詩的創作
部落格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n
24
Sun
2007
23:06
沙鹿玉皇殿門下沉思者(四幅)
近日到天公廟所拍/卡車斯基
創作者介紹
poempoem
蘇紹連‧意象轟趴密室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1)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11)
發表留言
#1
小烏鴉
於 2007/06/29 19:10
h大哥
謝謝您的贈詩
迴環反覆的情感和詩句
如潮汐之起落
"白雲認為這一切都是機緣"
幻化不定的一切事物
如此才有刻骨之感
^ ^
如果你也去大安
海也正想著
誰來看
也祝福h大哥
-------------------------
少年老師
我把海寄去了
一路澎湃
:p
小烏鴉:謝謝,收到海了,好欣喜!
poempoem
於 2009/10/19 17:17 回覆
#2
祝福小烏鴉
於 2007/06/27 05:04
《澎湃之內》- 致 小烏鴉
如果妳去大安看海
聽聽那海在白雲底下
妳會在堤防上遇見我的狗
海風驚奇並且來回探詢
白雲認為這一切都是機緣
海邊的女人,她的狗
她和我談著說著海的遠方
之外白雲與風的故鄉
我和她說著談著海的愛情
之後流浪與詩的可能
然而我還是離開了故事
她看著遠方,聽著風
我想起愛情,那白雲
終於我們道別在海的低喚
狗兒在堤防上
女人看著遠方
如果妳去大安看海
h
2007/6/27
#3
小烏鴉
於 2007/06/27 01:40
在這問候h大哥
結果我今天又跑去流浪了
大安的海濱
讓澎湃而來的
回到澎湃那兒去
^ ^
壁上觀ㄉ少年老師
或許也聽見了
烏鴉的沉思
ㄏㄏ
小烏鴉:流浪,漂泊,翱翔,啊!這是多麼令人想望的身心狀態!問好。
poempoem
於 2009/10/19 17:17 回覆
#4
h
於 2007/06/26 23:12
我想..討論應是尾聲了吧,結論是同質性的,只有細節上的折轉.
感謝劉十九,末學受益良多...誠摯祝福
h敬上
2006/6/26
#5
h
於 2007/06/26 16:07
本來今天要去海邊流浪的..[往通宵方向騎去吧],我告訴自己...突然書頁中掉出的一張圖像讓我停止了行程.因為圖像{想要}和我講說生命中曾經的,但未完結的某段旅次.
〔回向〕於我是為授受.
見山是...見水是...
見山不是,見水不是...
然結果都是山水尚未潑墨,那虛妄之我不是未有語言文字以前真如之我.
#6
木房
於 2007/06/26 15:47
語言有差異性,
不同族群,
不同階層,
都會產生用語言思考的誤差;
人類因語言的優越,
故太借助於語言,
習慣用文字語言思考,
而放棄了影像的直接性,
放棄了不必轉換為語言文字的影像感受。
用腳沉思吧。
#7
劉十九
於 2007/06/26 13:46
[空氣凝結在讀取的空間裡]
這是看在眼裡,見在心裡而後發出的回向
而〔回向〕不過就是思路的穿梭來回,其實就是〔沉思]
問題是要讓思路來回穿梭繼續進行,並且引導岀來,找到一條
更清晰可辨的路,最後還是要靠那本語言文字的[大辭匯]
沒有語言就沒有看見沒有影像沒有沉思
沉思從語言進去 從語言出來
#8
h
於 2007/06/25 16:54
啊,這是一致性的(意旨),沉思透過視覺呈現在創作,更因為看見而沉思,看在眼裡,見在心裡.過程是完整的流動狀態,但其中有了動靜,此動靜藉由影像或是文字呈現,但其載具只為表現創作者的內在.
就詩人而言,文字當然為首要,但詩人還是得透過〔看見〕與〔沉思〕的過程來凝滯也流動文字的精粹,立地拔起或者摧枯拉朽都也是動靜之後的意欲.時間和空間在詩人的觀念上遂形成了詩中有畫的迴旋.觀看時的凝重沉悶正也蓄發了書寫時的流暢動能,於此過程其意旨是一致的.
不才淺陋,倒是不論〔看見〕與〔沉思〕,影像或文字,攝影或書寫,作者必須注意載具之回向,因為關係著一位詩人或是攝影師其內在之精粹(絕對不是文字或影像表現後的意表).
#9
劉十九
於 2007/06/25 15:00
沉思似乎難以用影像呈現. 時間和空間如如不動也不過是一個觀念的固定.但〔沉思〕不是觀想的停滯,沉思是流動而且會發出無比的動能,因此,還是得透過流動的文字書寫才發得岀來.
回頭的力量來自回頭;摧枯拉朽的力量來自摧枯拉朽,這是沉思下的精粹,就沒有比文字詩句能表現得最精凖了.
太過偏重於影像,陷溺於情緒情調,以致於使思想怠惰,詩人應警覺才好!
劉十九堅持詩人用文字表現的本色,是令人佩服的。謝謝。歡迎您和h的討論。問好。
poempoem
於 2009/10/19 17:17 回覆
#10
離畢華
於 2007/06/25 09:05
對這些圖產生了感覺。
請允許我以油畫方式表現好嗎?
能被離畢華兄看上的影像,用之於油畫方式表現,我甚覺榮耀,歡迎取用。問好。
poempoem
於 2009/10/19 17:17 回覆
#11
h
於 2007/06/25 08:40
照片所顯影拍攝者的回向,在影像的細微中觀見巨大的意欲,構圖的元素,時間之線條,空氣凝結在讀取的空間裡.此刻之回向更顯凝重而沉悶.
謝謝h讀影像,以下你與劉十九的對話,也是令人沉思不已的,我不插嘴,就作壁上觀了。
poempoem
於 2009/10/19 17:17 回覆
密室主人:蘇紹連
暱稱:
poempoem
分類:
圖文創作
好友:
共0位
(看全部)
地區:
台中市
月曆
«
二月 2019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密室書架分類
未分類 (1)
【詩創作】童詩 (1)
【詩跨界】朗誦詩 (12)
【非詩類】小說 (3)
【詩創作】組詩 (27)
【詩觀念】學堂 (0)
【詩跨界】超文本 (44)
【詩觀念】詩話 (24)
【詩閱讀】賞析 (39)
【詩創作】古詩變奏系列 (3)
【詩現象】批判 (16)
【詩出版】刊物 (94)
【詩閱讀】詩集 (33)
【詩創作】小詩 (23)
【詩創作】台語詩 (8)
【詩訊息】活動 (33)
【詩閱讀】詩人 (60)
【詩創作】散文詩 (16)
【詩跨界】影像 (29)
【詩創作】分行詩 (91)
未分類文章 (2)
最新上架詩文
無夢的大軍在街頭──讓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並列呈現
〈端午的魔術師〉
作家生活誌【2016詩歌節專題】訪談
《無意象之城》詩集,A City without Imagery。秀威出版(2017)
《無意象之城》詩集出版預購.讀者自訂售價
《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目次
《時間的零件》詩集目次
2106夏至/《鏡頭回眸》攝影書與《時間的零件》詩集二書同時出版
《時間的影像》詩集
瘋籃球──林書豪效應
最新迴響
我的連結
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
新浪部落格‧意象轟趴密室
新浪部落格‧我的影像練習曲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8 十月 (1)
2018 六月 (1)
2017 十一月 (1)
2017 五月 (1)
2017 四月 (1)
2016 七月 (3)
2014 九月 (1)
2012 四月 (1)
2012 一月 (2)
2011 八月 (2)
2011 七月 (1)
2011 三月 (2)
2010 四月 (2)
2010 三月 (4)
2010 二月 (4)
2010 一月 (6)
2009 十二月 (8)
2009 十一月 (5)
2009 十月 (8)
2009 九月 (4)
2009 八月 (6)
2009 七月 (3)
2009 六月 (3)
2009 五月 (5)
2009 四月 (6)
2009 三月 (18)
2009 二月 (10)
2009 一月 (10)
2008 十二月 (1)
2008 十一月 (2)
2008 九月 (4)
2008 八月 (4)
2008 七月 (7)
2008 六月 (3)
2008 五月 (4)
2008 四月 (3)
2008 三月 (5)
2008 二月 (5)
2008 一月 (4)
2007 十二月 (4)
2007 十一月 (12)
2007 十月 (2)
2007 九月 (3)
2007 八月 (13)
2007 七月 (4)
2007 六月 (5)
2007 五月 (3)
2007 四月 (7)
2007 三月 (9)
2007 二月 (4)
2007 一月 (7)
2006 十二月 (5)
2006 十一月 (9)
2006 十月 (6)
2006 九月 (3)
2006 八月 (7)
2006 七月 (3)
2006 六月 (7)
2006 五月 (2)
2006 四月 (1)
2006 三月 (11)
2006 二月 (13)
2006 一月 (10)
2005 十二月 (9)
2005 十一月 (14)
2005 十月 (13)
2005 九月 (17)
2005 八月 (17)
2005 七月 (17)
2005 六月 (17)
2005 五月 (25)
2005 四月 (27)
2005 三月 (17)
2005 二月 (14)
2005 一月 (22)
2004 十二月 (22)
2004 十一月 (17)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
謝謝您的贈詩
迴環反覆的情感和詩句
如潮汐之起落
"白雲認為這一切都是機緣"
幻化不定的一切事物
如此才有刻骨之感
^ ^
如果你也去大安
海也正想著
誰來看
也祝福h大哥
-------------------------
少年老師
我把海寄去了
一路澎湃
:p
《澎湃之內》- 致 小烏鴉
如果妳去大安看海
聽聽那海在白雲底下
妳會在堤防上遇見我的狗
海風驚奇並且來回探詢
白雲認為這一切都是機緣
海邊的女人,她的狗
她和我談著說著海的遠方
之外白雲與風的故鄉
我和她說著談著海的愛情
之後流浪與詩的可能
然而我還是離開了故事
她看著遠方,聽著風
我想起愛情,那白雲
終於我們道別在海的低喚
狗兒在堤防上
女人看著遠方
如果妳去大安看海
h
2007/6/27
結果我今天又跑去流浪了
大安的海濱
讓澎湃而來的
回到澎湃那兒去
^ ^
壁上觀ㄉ少年老師
或許也聽見了
烏鴉的沉思
ㄏㄏ
我想..討論應是尾聲了吧,結論是同質性的,只有細節上的折轉.
感謝劉十九,末學受益良多...誠摯祝福
h敬上
2006/6/26
本來今天要去海邊流浪的..[往通宵方向騎去吧],我告訴自己...突然書頁中掉出的一張圖像讓我停止了行程.因為圖像{想要}和我講說生命中曾經的,但未完結的某段旅次.
〔回向〕於我是為授受.
見山是...見水是...
見山不是,見水不是...
然結果都是山水尚未潑墨,那虛妄之我不是未有語言文字以前真如之我.
不同族群,
不同階層,
都會產生用語言思考的誤差;
人類因語言的優越,
故太借助於語言,
習慣用文字語言思考,
而放棄了影像的直接性,
放棄了不必轉換為語言文字的影像感受。
用腳沉思吧。
這是看在眼裡,見在心裡而後發出的回向
而〔回向〕不過就是思路的穿梭來回,其實就是〔沉思]
問題是要讓思路來回穿梭繼續進行,並且引導岀來,找到一條
更清晰可辨的路,最後還是要靠那本語言文字的[大辭匯]
沒有語言就沒有看見沒有影像沒有沉思
沉思從語言進去 從語言出來
啊,這是一致性的(意旨),沉思透過視覺呈現在創作,更因為看見而沉思,看在眼裡,見在心裡.過程是完整的流動狀態,但其中有了動靜,此動靜藉由影像或是文字呈現,但其載具只為表現創作者的內在.
就詩人而言,文字當然為首要,但詩人還是得透過〔看見〕與〔沉思〕的過程來凝滯也流動文字的精粹,立地拔起或者摧枯拉朽都也是動靜之後的意欲.時間和空間在詩人的觀念上遂形成了詩中有畫的迴旋.觀看時的凝重沉悶正也蓄發了書寫時的流暢動能,於此過程其意旨是一致的.
不才淺陋,倒是不論〔看見〕與〔沉思〕,影像或文字,攝影或書寫,作者必須注意載具之回向,因為關係著一位詩人或是攝影師其內在之精粹(絕對不是文字或影像表現後的意表).
回頭的力量來自回頭;摧枯拉朽的力量來自摧枯拉朽,這是沉思下的精粹,就沒有比文字詩句能表現得最精凖了.
太過偏重於影像,陷溺於情緒情調,以致於使思想怠惰,詩人應警覺才好!
請允許我以油畫方式表現好嗎?
照片所顯影拍攝者的回向,在影像的細微中觀見巨大的意欲,構圖的元素,時間之線條,空氣凝結在讀取的空間裡.此刻之回向更顯凝重而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