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象詩‧形的印象之不謀而合

2000年我寫「形的印象系列」圖象詩,「詩形」與「詩義」要如何兼顧?各占比率是多少?可以為了「形」而不顧「義」嗎?「形」可以做到像浮雕一樣有陰刻和陽刻的效果嗎?這些考慮是我當時為了創作圖象詩(包含平面文本和動態超文本)時不斷思索的問題。

當時的作品,應算都是實驗性質,也算是為拓展各種圖象詩的可能而做的,可能,可能,因為實驗,詩才有更多的可能,因為可能,詩才有更多的面向了。

近日讀到4月16日聯副陳克華的詩〈意義〉,其最後一段與我〈形的印象──雁〉有不謀而合之處,這是同樣對天上飛過的雁子有相同的形象感受而予以文字排列呈現。http://www.udn.com/2010/4/16/NEWS/READING/X5/5540274.shtml

 

雁子行過的天空
突然 我看見
天空被賦予了意義 同時

我的眼球 被賦予了意義
我的眺望
被賦予了意義

地球 四季 雲朵 建築
生命 與遷徙都被賦予了意義

一切只因為

雁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雁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雁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天雁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天空天空雁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雁空天雁空天天空天空
天空天空天空天雁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天空天雁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天空雁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
天空雁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
天雁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空天 


我的「形的印象系列」兩首圖象詩(刊於台灣詩學季刊「圖象詩」專輯)如下:

形1

 

形2

我並且將這兩首詩做成超文本,以動態方式呈現:
(游標指向「」字,按下去,即可進入動態畫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