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耀的草地上,螳螂和蟋蟀在剪著那些人的影子。十一歲的小女孩用一支黃色的陽傘保護自己的影子,她看見一隻觸鬚發出訊號而且身體不斷蠕動的活蝦,在碳火上面由青灰變成鮮紅。這秋日的午後,童年在這裡做最後的野餐。
 
遠處山坡上成群的小黃菊也是一支支小陽傘吧?
 
小女孩的媽媽用一把銀亮的刀子剖開一塊全麥麵包,反覆而無聊地塗抹鮪魚醬。小女孩的爸爸正煮著一壺咖啡,水已沸騰,咖啡豆在做最後掙扎。小女孩仍在陽傘下抱膝蹲坐,想像自己是一隻萎縮的蝦子。
 
從黨部派來的螳螂和蟋蟀終於把爸爸媽媽和那些人的影子剪得支離破碎了。只有小女孩能帶著自己童年完整的影子,並撐著黃色的陽傘走向遠處的山坡,和那群小黃菊站在一起,仰臉迎著落日餘暉,遙想未來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恐怖的象徵思維
       ──自析〈童年最後的野餐〉

  在黨政不分的白色恐怖年代,不斷發生著被抓被審被槍斃的事件,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反對份子等,往往就是事件中的主角,他們生活在不安的時間和空間中,包括他們的親友和妻子兒女,也一併遭到波及。讀散文詩集《隱形或者變形》裡的〈童年最後的野餐〉這首詩,讓我看到了白色恐怖年代那種哀傷悲痛的一幕。詩作如下:
 
    太陽照耀的草地上,螳螂和蟋蟀在剪著那些人的影子。十
    一歲的小女孩用一支黃色的陽傘保護自己的影子,她看見
    一隻觸鬚發出訊號而且身體不斷蠕動的活蝦,在碳火上面
    由青灰變成鮮紅。這秋日的午後,童年在這裡做最後的野
    餐。
 
    遠處山坡上成群的小黃菊也是一支支小陽傘吧?
 
    小女孩的媽媽用一把銀亮的刀子剖開一塊全麥麵包,反覆
    而無聊地塗抹鮪魚醬。小女孩的爸爸正煮著一壺咖啡,水
    已沸騰,咖啡豆在做最後掙扎。小女孩仍在陽傘下抱膝蹲
    坐,想像自己是一隻萎縮的蝦子。
 
    從黨部派來的螳螂和蟋蟀終於把爸爸媽媽和那些人的影子
    剪得支離破碎了。只有小女孩能帶著自己童年完整的影子
    ,並撐著黃色的陽傘走向遠處的山坡,和那群小黃菊站在
    一起,仰臉迎著落日餘暉,遙想未來的日子。

  
  原本野餐是多麼的美好溫馨,小女孩的一家人及親友在秋日的午後享受著野餐的生活情趣,可是,卻因為政治的因素,黨部爪牙的迫害,而造成一次令小女孩終生遺憾且惶恐的事件。
 
  本詩像一幅畫的描述。畫面明朗,色彩鮮艷;近處是草地,遠處是山坡,顯現了構圖上深遠的空間感;陽光照耀,草地上有人及影子,光影的效果讓景物更添加立體感;綠色的草,紅色的蝦,黃色的陽傘及小黃菊等,像是水彩或油彩所塗抹而成;還有人物及昆蟲,生氣活潑的充滿畫面每一角落。

  本詩也像電影中的一段情節。場景是秋日午後野外的草地,遠處山坡上有小黃菊,一群人正在野餐,坐在陽傘下的小女孩,在麵包上塗鮪魚醬的媽媽,煮咖啡豆的爸爸,還有其他一同野餐的親朋好友,彷彿很是悠閒愉悅,但暗地裡,迫害正在進行,他們的安危似乎令人擔憂;最後,不幸事件果然發生,唯有小女孩倖存。本詩每一句子,幾乎都可以由鏡頭影像漸次呈現。

  本詩是一首散文詩,給人感覺相當的散文化,然而,詩中卻用了不少象徵意味的技巧,讀詩時如果匆匆一瞥就疏忽略過這些象徵,那就像在讀一篇普通散文,如果能仔細推敲且反覆咀嚼,就可領會到這是在讀一首詩。以下試從象徵技巧將本詩做五點解析:
  
一、動物:螳螂、蟋蟀──象徵迫害者
     蝦子──象徵被迫害者


  詩的第一段描述:「太陽照耀的草地上,螳螂和蟋蟀在剪著那些人的影子。」那些野餐的人由於陽光照耀,所以他們的影子非常明顯的投射在草地上,沒有隱藏,而被螳螂和蟋蟀這些僂僂發現,遭受了政治上的迫害。「螳螂」和「蟋蟀」在此象徵黨工幹部或調查人,「剪」一字象徵迫害、陷害,當把那些人的影子剪得支離破碎時(詩的最後一段),亦即表示那些人已被殺害了。
 
  詩的第一段中,小女孩目睹「一隻觸鬚發出訊號而且身體不斷蠕動的活蝦,在碳火上面由青灰變成鮮紅。」活蝦象徵受害者,牠明白危害即將發生,所以發出是求救也是警告伙伴的訊號,然而,不管身體再如何蠕動,也無法逃脫碳火的燒烤而死亡。碳火在此亦象徵惡勢力的迫害。這種情況,讓十一歲的小女孩看見了,在小小的童稚心靈中,留下了童年最後野餐的悲慘印象。
  

二、器物:陽傘──象徵保護者
     刀子──象徵反抗者


  當那些人的影子都被螳螂和蟋蟀剪碎時,唯一能保留完整影子的是那十一歲的小女孩,她用「一支黃色的陽傘保護自己的影子」,這一支黃色的陽傘即象徵為保護者,是父母為小女孩的安排設置,要是沒有這一支陽傘,小女孩也和其他人遭受同樣的下場。詩的最後描寫著:「只有小女孩能帶著自己童年完整的影子,並撐著黃色的陽傘走向遠處的山坡」,而脫離了迫害現場。

  在這麼危機重重的困境中,小女孩媽媽「用一把銀亮的刀子剖開一塊全麥麵包」,整首詩中,唯一出現可以當武器的,就是這一把銀亮的刀子,由媽媽握在手中,前段活蝦已發出「訊號」,媽媽應知危難即將發生,若能反抗,只能用這把刀子作奮力一搏,所以這把刀子象徵了反抗者媽媽。
 
三、植物:小黃菊──象徵救命者、保護者

  成群的小黃菊在遠處的山坡上,本詩寫道:「小黃菊也是一支支小陽傘吧?」雖是疑問句,但已在暗示小黃菊和黃色的小陽傘一樣,能發揮保護的作用;在殺害事件終於發生後,小女孩藉用小陽傘的保護,才得以和小黃菊站在一起(詩的最後一段),利用小陽傘和小黃菊的形色相似偽裝,而逃避了黨工爪牙的殺害。因此,小黃菊在詩中象徵為保護者、救命者。
 
四、食品:全麥麵包、鮪魚醬、咖啡豆──均象徵被害者

  雖然全麥麵包是被媽媽用刀子剖開,但媽媽因憂心被殺害,所以可以想像自己像那塊全麥麵包被剖開一樣,也可以想像自己像鮪魚醬被攪拌塗抹,身不由己、任人宰割。媽媽若做此想像,則麵包、鮪魚醬象徵被害者媽媽,而那把「銀亮的刀子」則轉變為象徵迫害者、兇手,亦無不可。

  小女孩的爸爸煮著咖啡,「水已沸騰,咖啡豆在做最後掙扎。」此句象徵意味相當明顯,咖啡豆象徵爸爸自己,局勢如水己沸騰,要抗爭要束手就擒的念頭不斷的在心裡交戰掙扎,宛如在熱水中滾動的咖啡豆。前面媽媽「反覆而無聊地」塗抹鮪魚醬,表面看似平靜,但鏡頭轉向爸爸煮咖啡豆,卻呈現了內心煎熬、沸騰及掙扎的狀況。媽媽的表面動作和爸爸的內心焦慮兩相對照,益加緊張的氣氛。
 
五、地方:草地──象徵危險
     山坡──象徵安全


  本詩有兩個空間,其一是草地,這個空間裡有那一群人在做著野餐的活動:烤蝦、切麵包、抹鮪魚醬、煮咖啡豆等,當時陽光照耀,讓秋日的午後變得溫馨愉悅,但這個空間卻是危機四伏的地方,因為有「螳螂」和蟋蟀」暗地裡在進行迫害的活動。唯有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才能獲得安全。

  另一個空間是山坡,它在遠處,開滿成群的小黃花,它未遭到「螳螂」和「蟋蟀」的侵入,沒有白色恐怖的事件,它象徵安全,凡是能逃到山坡上的,就能受到安全的保護,詩中描述劫後餘生的小女孩,最後逃亡的去向就是山坡,終於讓小女孩存活下來,她才能對未來的日子有所期望。

  午後的秋日,陽光雖軟,但仍能將此白色恐怖事件的人物一一剪影在草地上,當他們受到迫害時,著實令人為之憂懼、哀傷,而埋怨起秋日的陽光;後來秋日將落,餘暉待收,小女孩「仰臉迎著落日餘暉」,卻象徵了這件悲慘的往事仍殘留在記憶中,必須面對,任何人都無法將之抹滅,但是,如何讓小女孩撫平傷痕,在未來的日子裡站起來,這將是最令人關懷的問題。〈童年最後的野餐〉是一首描述白色恐怖事件的詩,它以象徵的技巧含蓄地提出了這一個問題,有待所有關懷者深深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em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